【专访】郑州青少年版的“村超”,也许就在袁河?
发布:2023-08-31   阅读:544

从火出圈儿的“村超”,读出一位校长的心声

在开始今天的正文之前,先和各位聊个题外话。说是题外话,其实也和本篇专访的内容相连。

在2023年上半年,全国最火爆的足球赛事是什么?

不是中超、不是“阿根廷中国行”、也不是开赛在即的2023女足世界杯,而是一夜之间红遍中文互联网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村超”足球比赛。用时下的互联网流行语来形容,就是俩字儿:“出圈”。

图片

至于为什么“出圈”,原因很简单,就是足够接地气,也足够聚人气。把当地特色的文化节目在赛场展演,发动各村村民踊跃报名,队员都是从五湖四海赶回来的外出务工者,据说目前排在射手榜首位的是当地早餐摊的摊主。

那么就有人问了,我不会踢球咋弄?没关系,你可以帮忙组织活动和比赛、维持现场秩序、充当赛场气氛组、赛场边摆特色小吃摊儿吸引观众、拍摄现场视频开通短视频账号进行分享...甚至是赞助,也都是村民们你10块我50的凑起来的。

图片

不过,官方规定的赞助门槛也不高,每人捐献20块免费观看,捐2000就能当“榜一大哥”给拉横幅,在“村超”爆红之后,网络上各种言论也纷至沓来,什么“国足解散吧,让‘村超’上”、“中超干脆也取消吧,连‘村超’都不如”.......中文互联网上“键盘侠”的雷人言论,也凸显出了中国当下足球文化及对足球运动普及的严重缺失。

因为“村超”之所以能集地气和人气为一体,然后获得难以想象的流量,只是做到了足球本该有的样子,那就是真正的全民参与,这和足球发达国家“社区化”、“平民化”的发展逻辑完全相符。

图片

话说回来,欧洲和南美足球的真正根基,就是这样数量有限的顶级联赛球队之外千千万万个业余俱乐部和小联赛。村庄、小镇、街区俱乐部星罗棋布,是它们撑起了人们对足球的热爱,因为热爱不仅是观看比赛和打嘴仗,热爱足球必须包含一个内容:亲自下场——实践。

实践的方式不一定是成为场上的队员。如果你的身材和体能保持还不错,同时学习过一些基本的教练员课程,那么你就有希望在业余俱乐部里为青少梯队担任教练或助教,如果你已经大腹便便,只是喜欢足球,或许你可以做义务司机,或者俱乐部里细碎工作的人手。

图片

总之,这一切都是义务劳动,没有回报。一个小球队,涉及到钱的地方很少,只有最直接的管理者才需要去考虑水电费、维修、器材等费用。这种时候,会员里往往会有个别富人解囊相助,提供一些必要的费用作为赞助。

不过,鼓吹“村超”能拯救中国足球,就和告诉孩子踢足球就一定能上名校一样,是彻头彻尾的伪命题。但足球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也的确离不开“村超”这样参与感强的活动与赛事。当我们和二七区袁河小学校长刘昆宇聊到上述内容时,发现在很多方面都和这位“足球校长”的校园足球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也是他最想表达的心声。

130人撑起的足球天空

“说来你们可能不信,我们学校六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但学生加起来只有130人。”

当听到“130”这个数字时,估计普通人完全不敢相信这是2023年郑州市范围内一所公办小学的学生人数,这还是经过这两年的不断努力,部分学生实现回流之后的数字。而2020年,当刘昆宇刚开始接手这所学校的时候,这个数字是110人。

图片郑州市二七区袁河小学校长刘昆宇在主持校园足球工作会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和袁河村的区域位置有关。袁河村之前隶属于侯寨乡,后来又隶属于樱桃沟景区管委会。但无论是距离之前的乡政府,还是现在的景区核心区域,都还有八九公里的路程。樱桃沟以盛产樱桃而闻名,袁河也种樱桃,但更多是家家户户自收自食。村里的人口本就不多,加之位置不邻大路,租房户也屈指可数,使得本就没有太多车辆经过的街道,更显得安静。

随着近年来郑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条件的村民基本上会选择让孩子去市区上学,这也让本就不好招生的袁河小学失去了一大批生源。而留下来的孩子,许多都是父母在外忙碌无力把孩子带在身边或家里孩子多无法照顾的更细致的。也正是这些孩子,让刘昆宇对乡村校园足球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也正是这些孩子,无形间让刘昆宇校长对校园足球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图片

在来到袁河小学之前,刘昆宇校长曾在郑州市足球传统名校春晖小学任职。所以,对于校园足球他再熟悉不过了。来到学校后,首先映入他眼帘的就是袁河小学新建的足球场。

是的,在这个刚满百人的农村学校,有一片质量极佳的场地。

实际上,在2017年袁河小学就已经开始了校园足球工作,并曾经多次尝试申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但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先后多次错过了机会,也让学校的校园足球工作陷入了短暂的低谷期。

图片

也正是因为之前的火苗得以保留,才让刘昆宇校长下定决心,将校园足球打造成学校的“主推项目”,生源不足、选材困难、无从下手.......这些问题也让曾坐拥“足球富矿”的刘昆宇不得不去面对。

其实从传统意义上的校园足球工作而言,袁河小学是有一定基础的,比如班级联赛、足球文化活动等等,但受限于地理位置和有限的教育资源,让这些活动多少有些“火力不足”——在有限的覆盖面内,只能达到有限的覆盖效果。

所以在召集全校教师开完校园足球专题工作会后,刘昆宇校长把自己关在办公室整整想了一天,最后想明白一个问题,要想解决学校校园足球发展的瓶颈,首先就是明确目标,而那个目标就是俩字:出路。

图片

刚才说过,袁河村地处郑州西南部,非常偏僻。所以这里的孩子几乎就成长在这一方天地,想要走出去,就得让更多人发现他们。在刘昆宇看来,能够让孩子们“走出去”的最好方式就是足球。

当然,这里的“走出去”不止是通过足球搭建上升通道,还指的是通过外出比赛交流,让常年生活在村里的孩子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只有自身收获成长和进步,才能够更大胆地表达自我,得到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获得更好的出路。

图片

用刘昆宇的话说,他从不担心孩子们性格内向或者认生,相反,这些孩子恰恰要比许多城市孩子能够吃苦、懂得知足、懂得感恩、懂得表达。这也是他到袁河小学之后,决定将校园足球工作坚持下去的重要原因。对于普通学生来说,足球可以让他们释放多余的精力,而不是放学后在村口闲逛;对于成长环境特殊的学生,足球能够让他们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逐渐让他们极端的性格回归正轨。

人多有人多的搞法,人少有人少的搞法。在刘昆宇的心中,袁河小学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打法。

“走出去,引进来”,100多人也可以迸发1000多人的力量

对于一所小学来说,想要把校园足球搞出气势和品牌,首先就是要把它当作抓手。

如果按照体育特色来说,袁河小学真正的DNA是毽球,2018年它们就成为了郑州市传统体育项目(毽球)学校,但同样因为人才断档,袁河的毽球也进入了低谷。毽球和足球一样,都是用脚,但又比足球多了些灵巧,少了很多冲击,重点是孩子们玩得也开心。瞅准了这一点,刘昆宇和足球队教练商量着,不如让球队足球基础差的孩子试试毽球?

图片

刚开始他们的心里都在打鼓:要是这些孩子们不愿意咋整,万万没想到,这些在足球场上可能稍逊一筹的孩子,在学校“毽球圈儿”成为了新宠,甚至是还带动了校足球队的队员一同参与。就这样,通过校园足球,袁河小学遗失许久的传统项目毽球就这样被意外拾起了。

后来他们还组队参加了郑州市和二七区举办的毽球比赛,并取得了不错的名次,其中有几名队员就是足球队员。训练之余通过参与毽球获得,也无形间也让队员们的平衡感和停球技术有了一些提升。

图片袁河小学毽球队参加二七区中小学生校园毽球比赛

除此之外,他们在学校组织的校园足球班级联赛中还发现了许多非足球队,但是性格非常活跃的孩子。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这些孩子成为了学校啦啦操队的一员。

哦对了,啦啦操队员里也有足球队员的身影。

图片

这么说吧,袁河小学实际上完成的是一个由校园足球为抓手,通过毽球、啦啦操、跳绳甚至科技体育共同打造的学校体育“内循环”,让全校130名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更有趣的是,在这样的“内循环”中,袁河小学足球队的队员也都化身“兼职”选手,同样走下球场参与到各式各样的学校体育活动中,而其它项目的参与者,也可以成为足球队的成员。在有限的选材范围下,通过为孩子提供不同展现自己的机会,发掘更多足球人才,这样的情景也只有袁河能有了。

起码在全员参与这件事儿上,100多人的袁河小学不输给任何一个千人以上规模的学校。

图片

最后再来说说“走出去,引进来”,这也是刘昆宇校长的下一步目标,实际上这个目标已经颇具一些雏形了。

这个目标就是:联合周边有足球队的农村小学,每年搞一次只属于他们自己的校园足球联赛,推动乡村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不光是比赛,期间还拥有各校特色的文艺表演,以及各种趣味活动,成为一个文化与竞技并存的足球嘉年华。

仔细想想,这也可以理解为青少年校园足球版的“村超”。

图片

只不过这个想法并不是因为“村超”而起,而是刘昆宇通过之前与周边球队的切磋,逐渐产生的想法。在2023年二七区“区长杯”比赛中,无人关注喝彩的袁河小学最终夺得第四名,期间队员顶着高烧也要坚持上场的一幕,让他始终不能忘怀。

所以,组织一场属于自己的“村超”,这个想法也在他的脑海中翻出萌生。在他看来,在比赛中收获成长的不止是队员,还有自己。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结识更多和他一样,被农村小学的质朴、善良、坚强所打动,并希望通过足球为孩子们指明方向的“乡村足球校长”。

图片2023年初春,和学生一起清理球场积雪的袁河村民们图片学校教学楼,温暖纯真的笑脸

其实,无论是“村超”还是袁河小学,他们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同一种观点:足球的意义从来不是在于制造差距,而是让所有参与者公平地得到尊重。刘昆宇最终的理想,就是能发动所有的家长、村民一同参与到这个比赛中,让他们真正见到足球本身的样子。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属于郑州青少年的“村超”,真的会在袁河落地,


© 2001 - 现在 版权所有:郑州市校园足球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