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2019年参考消息·萨马兰奇杯中国高中足球锦标赛在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32所中学的24支男队和8支女队经过10天7个比赛日的角逐,顺利完赛。最终河南省实验中学在总决赛中以4:1战胜了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捧得了全国冠军奖杯。郑州九中和郑州二中分别取得第三名、第四名的好成绩,郑州三十一中女足获得第三名,四支队伍全部闯入全国四强,并收获冠军,这在“中锦赛”赛场上也是第一次。
当喜讯传出,有人说,这是郑州校园足球创造历史的一届大赛。也有人说,郑州校园足球正在无限接近顶峰。有人说圆梦,有人激动的热泪盈眶。这并不夸张,队员们高举奖杯的那一幕,回望过去走过的路,在这项中国中学生足球最高水平的舞台上,郑州校园足球在历经三年的错过、遗憾、磨砺之后,终于登顶成功,这是突破,也是成长。
总是距“中锦赛”冠军一步之遥的我们,在突破中成长
2016年“中锦赛”,来自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和清华育才实验学校分别斩获男子组、女子组总冠军。其中,男子组的河南省实验和人大附中上演压轴大戏,经过90分钟的角逐,却被人大附中最终以3:2逆转成功,最终斩获男子组亚军,郑州九中获得季军。2017年11月,在山东滨州举行的“中锦赛”上,决赛郑州九中面对人大附中,在率先进球的情况下被对手逆转,最终以1:2惜败对手,与冠军擦肩而过,河南省实验中学最终获得第三。
那也是最后一次增设初中组的“中锦赛”,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中足球队获得第三,郑州二中初中足球队获得第六。连续两年在决赛场上被同样的对手以同样的方式击败,这样的经历更加凸显了“中锦赛”水平之高的原因,也让每一个人感受着压力,压力即是动力。因此,品尝过全国双冠滋味的郑州校园足球,继续向这一全国中学生足球的最高荣誉发起冲击。
转眼时间就来到了2018年,那一年对于很多关注郑州校园足球的人们来说,两件大事不得不提。一件是那场两万多人到场,把中超赛场变成课堂,轰动全国的“我爱世界杯”郑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主题活动。另一件则还是关于“中锦赛”,同年11月,这项中国中学生足球最高水平的赛事在郑州举办。身为东道主,四支参赛队伍都感受到了压力与责任。决赛场上,连续第三年遇到人大附中,身为东道主球队的河南省实验中学拼尽了全力,却遗憾的倒在了最后一刻。他们面对老对手人大附中,在奋力拼搏了80分钟后,最终还是与对手进行了点球对决,并以4:5遗憾告负。
遗憾,还是遗憾,在家门口没能实现梦想,那是常人很难体会到的遗憾。2018年中国高中足球锦标赛,我们遗憾地与冠军擦身而过。但是,我们却让人们记住了决赛中的那支河南省实验中学,记住了6:0大胜北京八一学校的最终获得第五名的郑州九中,也记住了第一次参赛便创造历史,收获全国第四名的郑州二中,也记住了在寒风中奋勇拼搏获得第八名的郑州三十一中女足,更是让所有人都记住了我们——郑州校园足球。
终于,在一年后的2019年11月,我们不再遗憾,每一支来自我们的队伍都在突破中取得了成长。河南省实验中学最终跨过了那一步,实现了冠军梦想。获得季军的郑州九中,用一年的时间重回全国四强,这一次,更加宏伟的目标正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郑州二中依然获得第四名,但从他们与河南省实验中学半决赛的较量,以及与郑州九中三四名决赛的较量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些队员的身上还有更多的潜力和可能。对于郑州三十一中的女足姑娘们来说,全国第三,意味着她们距离全国第一更近了一步。她们正在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浇灌出那朵最美丽的花。
对于校园足球来说,冠军和名次并不代表着一切,最宝贵的是实现每一次进步时走过的路。每向前走过的一步,背后都承载着无数人的努力,以及庞大的体系支撑。也正因为如此,每一个荣誉都显得格外珍贵。荣誉固然珍贵,但绝不是终点。
这是见证奇迹的地方,但是没有耕耘,就不会出现奇迹
当终场哨声响起的时刻,没有出现人们想象中的欢呼雀跃,激动的呐喊,教练员窦志刚一直提醒队员们,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于是,在这个看起来本该庆贺的时刻,反而显得更加的冷静与理智。队员们一起回到更衣室,有些队员实在是无法掩饰自己的激动,放起了皇后乐队那首著名的《we are the champion》(我们是冠军)。他们将声音调低,轻声合唱着。因为他们知道,很多时候也要顾及他人的情绪。每场比赛虽然只有一个胜者,但为之奋斗的每一个人都是胜者。正是因为品尝过遗憾,所以他们更加懂得遗憾的滋味。
这也是校园足球育人功能中的一部分,简单印证了六个字:胜不骄,败不馁。
本次“中锦赛”,对于四支郑州队伍来说,确实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但这背后的每一步,都是一代一代校园足球人的付出与传承。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开国大典前夜,负责电动升旗装置的工程师林治远和手下的工程师说过这么一句话:二十八年革命,两千万人牺牲,我们能做的,就是保证开国大典升旗仪式万无一失!这句话,同样也可以套用在本次“中锦赛”上。自“中锦赛”开赛以来,每逢关键场次的比赛,总有曾经来自出自四支队伍的队员前来观赛。如今,他们已临近大学毕业,或者刚刚升入大学。每年的全国大赛上,总会有一些身影的离开,新的面孔到来。他们作为郑州校园足球亲历者,曾经随队见证过郑州校园足球在全国赛场的大放异彩,也经历过遗憾。也正是这些不为人知的遗憾,成功的激励了后来者。本次“中锦赛”的突破,也为之后的队员们树立了标杆。
这就是足球场上的传承,郑州校园足球为他们而自豪,他们以郑州校园足球为荣。这片赛场上,挥洒过多少汗水,留下过多少眼泪。这里见证着奇迹,也时刻提醒着每一个人,没有耕耘,就不会见证奇迹。
窦志刚、苏斌、陈斌、康明伟、李永键、杨凯......对于教练们而言,在队员们的身上,也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他们把自己的所学所闻,自己对足球运动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的感悟授予他们的队员。在胜利时和他们一起酣然畅笑,又在失败时教会他们担当与责任。而他们所做的一切,又化作无数个在训练场上默默耕耘的名字。正是他们,将足球运动所展现出的刚毅之美、奋斗之美、胜利之美、以及很多个名词汇成的足球之美,带给正在成长中的足球小将们。
庞大的体系支撑,同样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教练员、队员们的每一刻付出,都离不开背后无数人的默默支持。为了给四支参赛队提供更好的运动康复保障,郑州市校足办专门聘请了来自中国台湾的知名运动理疗康复团队“神之手”,以保证各参赛队摆脱伤病困扰。抛开比赛本身,从2017年到2019年,每一年的南征北战总会出现很多个不同的瞬间,譬如说观看孩子比赛的家长,在每一年的寒风中,在每一年的酷暑中,他们始终跟随着孩子们的步伐,从郑州走向全国各地。对于目前相对独立和封闭的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高水平赛事来说,他们是“唯一”的观众。这些“唯一”的观众,也是每一支球队的“后勤团”,从出行到整装,从营养到日常的杂项,无所不包。这些“唯一”的观众,从思想到行动,都在支持着校园足球工作的发展。郑州市校园足球的“家长团”,早已成为赛场上的风景线,在跟随孩子南征北战的时光里,他们也逐渐成为了足球迷,会在情到深处时忘我呐喊,会在错失良机时扼腕叹息。
这也从宏观上印证了一个观点,郑州校园足球之所以能达到如此多的成就,与上级领导、教练员、队员、老师、家长们之间的配合与支持密不可分。它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和推动,足球是团队运动,足球运动的推广与普及则更需要成千上万人的参与和传播。
正因为如此,才会有更多人记住我们的名字:郑州校园足球。
我们没有到达巅峰,我们只是在不断的突破
当人们都在讨论郑州校园足球的巅峰期,我们却应该理智看待现在的一切。
从全年成绩上看,曾经连续两年在全国赛场都有着不错发挥的郑州校园足球,在2019年则面对了相对严峻的考验。在年初举行的“中国中学生足球协会杯”中,2017、2018年两度夺冠的河南省实验中学,最终获得亚军,郑州九中与郑州二中分获第五和第九。在2018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和“中锦赛”获得全国第二的郑州九中与河南省实验中学,在2018-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男子组总决赛分获第五和第十三。
尽管本届“中锦赛”我们如愿取得突破,同时也抛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在全国校园足球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的大环境下,在全国校园足球强队越来越多的现实面前。曾一度攀升至新高度的郑州校园足球,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再次闪耀四方?
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之后,如今的郑州校园足球更加注重的是“突破”与“面对”。以我们自己的“市长杯”联赛为例,2019-2020年“市长杯”,郑州市共有270支队伍5340人参赛,比2015年“市长杯”元年扩军了近四倍多。随着体量不断地扩大,足球人口基数不断地增涨。郑州校园足球需要更多的配套与推动工作。譬如说,郑州市校足办在2019年下半年开设了“郑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运动康复专项培训班”、“郑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外聘指导教师培训班”、“郑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管理干部(校长)培训班”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
如今,郑州校园足球工作即将步入第六个年头,曾经取得的成绩让我们享誉盛名,也为接下来郑州校园足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郑州校园足球也需要更多富有专业性、创造性的想法。2017年,我们用“郑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草根联赛”,让更多的青少年有机会参与相关的赛事活动。2018年,我们用“我爱世界杯”郑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主题活动,让全社会对郑州校园足球拥有了更多的认知。
我们也许还要去思考,如何让更多高水平的校园足球队伍与职业俱乐部梯队进行切磋,如何利用“满天星”训练营培养出更多同样水平的队员。在当前普及转为提高的基础上,如何把普及工作继续下沉到更基础的层次?如何用紧跟时代、具有特色的手段,推动校园足球的育人加普及?
郑州校园足球从来没有过巅峰,我们一直在突破中成长,我们还需要突破更多。
- • 【专访】“一看到杨教练写诗,我们踢决赛心里就有底了”08/31
- • “后防天团”再出清华学子,百万身价少年最终圆梦厦大......关于河南省实验中学足球队的夏天08/31
- • 八冠成就解锁 | 包揽青少年竞技组全部冠军!郑州市校园足球闪耀河南省十四运会08/31
- • 成功登顶!郑州市两所小学斩获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青少年竞技组五人制足球比赛冠军08/31
- • 清华、北航、浙大...125人走入高考“上岸”成功, 2023年夏天,郑州市校园足球的成绩不止在竞技场08/31
- • 直击“省长杯” | 两冠一亚,郑州市八夺“省长杯”冠军,一切不是结束,而是开始08/31
- • 【郑州校园足球新闻】全胜夺冠,进军全国总决赛!中青赛又现三支郑州球队08/31
- • 【专访】郑州青少年版的“村超”,也许就在袁河?08/31
- • 【专访】郑州青少年版的“村超”,也许就在袁河?08/31
- • 【专访】从郑铁八小到陇西小学(南校区),三十五年,他们从没放弃过足球08/31
- • 【专访】五年六冠,一朵属于金桥校园足球永不凋零的“蓝莲花”0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