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奋斗的5年,也是辉煌的5年。“十三五”时期,郑州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总目标,按照“深化改革、完善机制、扩充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质量、优质均衡、保障民生、促进公平”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努力破解影响教育发展的突出障碍,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市教育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学在郑州”教育品牌更加凸显,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要“均衡”,更要“优质” 十三五期间,郑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显成效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2-25 16:16:34    浏览:970

开篇的话:

“美好生活从美好教育开始,家庭幸福从孩子健康成长开始。”美好教育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2016年至2020年的五年,郑州教育一直在“向美而生”。

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校内午餐、课后延时服务的“官方带娃”模式暖了家长的心,信息化助力教育质量提升……“十三五”即将收官,郑州市的这张教育“答卷”收获满满。

核心提示: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着力推进教育公平,强调高质量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公平而有质量”的郑州解读就是“均衡、优质”的教育。“十三五”期间,郑州市累计总投资166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77所,投入使用140所,新建13所高标准普通高中,推进百所初中获评新优质初中。

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享“优质教育资源”,郑州教育的这张“成绩单”异常亮眼。

image.png

存量足,高质量建校为美好教育构筑“硬核”支撑

2017年,郑州列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规划,郑州市提出“建设全国区域性教育中心”的宏伟目标。教育发展,规划先行,对表大都市,对标新理念,五年来,郑州教育出台了一系列重大规划,为优化资源布局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制订《郑州教育现代化2035》和《郑州美好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修订《郑州都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14-2030)》,规划控制了中小学教育用地1045宗,可基本满足未来15-20年城市发展对中小学建设用地的需求,形成了中小学校规划布局合理、建设规模适宜、资源配置优化、办学效益明显的教育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高效建设又为美好教育构筑硬核支撑。“十三五”期间,全市教育资源存量不断增加,市区中小学建设工作一直被列为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十三五”期间,累计总投资166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77所,投入使用140所,新增学位27.6万个。义务教育资源储量不断扩大,有效缓解了市区中小学的入学压力。

五年来,新建了13所普通高中,其中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郑州市第十八中学和郑州市郑开学校新校区已投入使用。

质量优,培育更高效发展的好学校

2019年2月,位于碧云路上的一抹“故宫红”为郑州教育再添亮丽的一笔色彩,新建成的郑州市第十八中学如约迎接同学们。校长段亚萍这样说:“郑州十八中是郑州市’十三五’规划的受益者。”

确实。2011年,因为城区改造的需要,郑州18中从正兴街43号迁出,先后在郑州师范学院、郑州交通技师学院过渡办学,却一直没有找到“扎根之处”。直到2015年《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出台,提出“优化结构布局,加强普通高中建设,扩充优质高中资源,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其中就有郑州18中迁建、郑州市郑开学校、郑州市第47中学高中部新校区、郑州一中航空港校区、郑州市第四中学高中部新校区等12个基础教育项目建设。

2016年,郑州十八中举行开工仪式。

2018年,郑州四中高中部新校区、郑开学校新校区、郑州四十七中高中部东校区、郑州一中航空港校区等4所学校全部开工。

2019年,新建的郑州外国语学校港区校区、郑州回中管城校区、郑州回中港区校区、郑州二中经开校区等4所高中也全部开工。

2020年9月,位于开元路129号的郑州四中新校区投入使用,高一、高二年级到新校区上课。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新校区配有高端智慧黑板,30余间实验室高标准配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020年秋季,象湖之畔的郑州市郑开学校开始招生。

image.png

四中新校区沙盘图

同样,优质教育资源发展也在郑州市的公办初中学校开展起来。2018年,郑州市教育局印发《郑州市“新优质初中”创建和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启动“新优质初中”创建和培育工程。通过创建和培育“新优质初中”,探索不同类型学校的发展路径,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发展基础薄弱、教育质量较低的学校逐步成长转化为以特色彰显为重点、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新型学校。

2020年11月,经过三年的培育和创建,我市首批“新优质初中”学校名单正式公布,共113所。其中,“新优质初中”95所,培育单位18所。

共发展,集团化办学初具成效

当家门口有了学校,家长们随之而来的需求就是希望这所学校尽快成长,成为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郑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2)》提出要推进教育质量均衡发展,通过“一校多区”“联盟集团”“强校托管”“联合办学”等形式,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聚集效应。

在二七区,“新校办一所成一所,弱校改一所强一所”已经成为近年来该区优质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共识。

每周四下午的二七区长江东路小学都特别热闹,这是学校的社团课程时间。地面上画着的传统游戏“跳房子”可以让孩子们蹦蹦跳跳,木由心生版画社团更考验同学们的细心和耐心。五年级的贾思琪同学已经参加版画社团3年了,从一开始只有本校区的同学参加,到现在三个校区的同龄人一起刻刻画画,她能够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非常高兴。

image.png

2020年秋季开学,二七区长江东路小学教育集团正式成立,下辖东校区(原长江东路第四小学)、中校区(原长江东路小学)、西校区(原开发路小学)三个校区,采取“一套班子、多个校区、统一管理”的“紧密型”管理模式。校长胡建玲说:“集团里的3个校区不分高低,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学生和老师们经常互相’串门’学习和交流,做到了教育资源的互通有无。”

image.png

二七区实施“一校多区”、组建教育发展共同体,积极探索推进“名校+弱校”“名校+新校”“名校+民校”集团化办学模式, 长江东路小学正是政策的受益者。2006年建校的长江东路小学在2013年加入当时的春晖小学教育集团,正是从教育集团中汲取“养分”,学校得以迅速成长壮大,如今成立教育集团带动更多的学校向美发展。

近年来,各区在依托“名校托管”“一校多区”的基础上,纷纷成立了教育集团——二七区已有43所中小学、幼儿园参与名校托管,形成14个教育集团;金水区组建了9个教育集团;中原区组建6个教育集团,涵盖了26所学校;管城区、经开区、高新区也在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的路径。

司爱玲是中原区建设路第三小学的美术教师,她创新性地把一周分散的两节美术课连起来上,让课堂容量明显扩展,提升了教学质量。来自中原区阳光小学的李肖拜到司老师“门下”学艺,成长迅速。如今,美术已经成为阳光小学的一个特色学科。

同属于中原区互助路小学教育集团的两所学校,在师徒结对创新的模式下,打造出老师之间真诚的研究氛围,成就了一批品质教师。

缩差距,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显成效

深冬时节,中牟县晨阳路学校校园内的银杏树落叶纷纷,一地金黄,将这所新学校装扮的格外美丽。

每周四下午,是学校的社团活动时间,全员走班参加59个社团活动课程。晨阳路学校主推科技创客课程和体育教育课程,无人机操控室里,同学们兴致勃勃;体育馆里,轮滑社团的孩子们时不时做出高难度的动作。

image.png

“学校建成招生时,只有400多名学生,周围片区的学生都往县城去,不愿意来。”校长周瑞增说,作为一所新建的农村社区学校,建好了如何留住生源,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战略发展思路,在特色建设、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教育教学质量上跨入全县教育行列第一方阵。如今,学校已经有3700余名学生,以前想走的学生不走了,就在家门口上好学校;以前已经走了的学生回来了,也想在家门口上好学校。

晨阳路学校的变化,真真切切地说明了让“乡村学生在家门口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目标逐步变为现实。而在中牟县,也涌现出更多的“晨阳路学校”。

中牟县加大财政投入,优先发展农村教育,选派42名县城学校优秀校长、后备干部充实到乡村学校和新建学校任职,每年组织约100名乡村教师到县城内学校对调交流、上课座谈。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中牟县县城到农村社区学校或薄弱学校任职、任教的达230多人。通过城乡之间、强校弱校之间校长干部教师交流,带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强调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郑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2)》也提出要加强城乡结合部和城市周边学校建设,提高薄弱学校和乡村教育质量,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接受更好的教育,缓解城镇学校入学压力。

在郑州,中牟县不是个例。

登封市采取委托管理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托管模式也由市区带动周边拓展到乡镇中心小学带动乡镇村级小学,以“星火燎原”之势,促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荥阳市推进“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专递课堂”帮助农村学校开全开足开好课程;“名师课堂”发挥好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名校网络课堂”发挥好优质资源共享。

截至目前,郑州市全面改薄工作完美收官,乡村学校建设进一步加强。

image.png

七十三中创客无人机

向未来,郑州教育将更加“美好”

时间丈量着发展的进度,也标识出攀登的高度。

“十三五”期间,郑州市首批“新优质初中”学校认定完成;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消除工作成绩突出,大班额比例逐年降低,尤其是2019年同比降低11.6个百分点。

未来,郑州将继续加强“新优质初中”建设,到2022年,创建和培育新优质初中165所,全市公办优质初中覆盖面达到60%以上。成立市级专家指导团队,对各区“新优质初中”建设进行专业指导;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新优质初中”内涵建设,确保其课程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培养、特色建设等经费需求。

实施“名校+”工程,进一步规范名校托管办学的基本模式,将理念先进、管理科学、质量一流的学校作为“名校”,将发展潜力大的学校或新建学校作为“+校”,组建一批“名校+”教育发展共同体,形成“名校”引领“+校”快速发展的义务教育新格局。

为了办“均衡、优质、公平”的教育,让人民群众享受美好教育,幸福满满,郑州教育人一直深耕在路上。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勤  文/图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豫ICP备100198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