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颖教他们做手工
周慧颖如饥似阅读渴的读书
学生在认真听讲
与孩子们一起讨论
在宿舍备课批改作业
2015年9月份,周慧颖离开郑州赶往周口市支教的时候,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面对与这里孩子的分离,会如此的难受。“2017年7月份,离开那群孩子时,我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那个时候,才发觉这些孩子,不知不觉中融入我血液之中,爱如此的深沉,让我不敢面对分离。我甚至没有准备好用什么样的表情,眼神,渲染与孩子们的交流。第一次知道,面对师生情自己有失稳重!”描述当时离别时的心情,周慧颖还是感触颇深。
缘起,离开年幼的女儿开启自己的支教梦
当周慧颖从学校了解到支教的通知后,第一时间就报了名,满怀信心的要去实现自己的支教梦。但是,当她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时,却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年仅四岁的女儿还需要妈妈的陪伴。这一切也并未阻止周慧颖支教的脚步。2015年9月份,她从郑州出发,来到了周口市沈丘县付井镇夏庄小学。
然而,当她刚踏上夏庄小学那片土地时,却有些震惊:斑驳陈旧的校舍,尘土飞扬的小道,简陋狭小的办公室,还有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学生……周慧颖提着简单的行李来到学校为她安排的宿舍。宿舍里,一房杂物以及几厘米厚的灰尘,蛤蟆臭虫随处走……“条件真的很艰苦!”她用了半天的时间把宿舍收拾干净,行李收拾妥当。至此,开启了自己为期两年的支教路。
很快,学校就为周慧颖分配了教学任务。她接任了六年级语文和英语。刚开始,超负荷的工作让周慧颖有点吃不消,但是教室里的孩子却给了她支撑下去的勇气。“教室里,孩子们对我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用一种渴求的眼神看着我,满眼都是对知识的渴望,顿时感觉苦和累算得了什么了,为了这群可爱孩子们,一切都值得的。”
但是很快,周慧颖就收到了另外一项“挑战”。班里的留守儿童较多,大多数都由爷爷奶奶带,部分学生心理有些异常,需要得到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尤其是情感上的。几节课后,周慧颖发现班级里面有那么几个"顽皮学生"真的很头痛。尤其是一个叫张康柱的男生很多老师他都不放在眼里,而且还会煽动班里的其他学生违反纪律。在和张康柱“过招”的过程中,周慧颖不止一次的感到无奈和苦闷,甚至想过放弃她,但作为老师的强烈的责任感又促使她再次尝试和这个孩子交流。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无论走到哪个学校,面对的都是渴求知识的孩子们,我们应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为了改变张康柱,周慧颖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了解他的喜好,并告诉他,只要课堂上他遵守纪律,认真学习,课下可以和他们做好朋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一直到他们回到学习的兴趣上为止。”付出总是能有回报。交谈了两次后,张康柱竟愉快地答应了周慧颖的提议。
她利用和张康柱谈心的时间用心找出他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并且允许他偶尔可以犯忘交作业等小错,但要求他每周犯小错的次数要不断减少,期限为一个学期,到本学期期末必须把那些不良的坏习惯通通改掉。一段时间后,周慧颖发现,他真的在不断进步。
巧用“喜报”提升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在相处中,周慧颖发现,班里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散漫,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拉……这种情形让她有些着急。她尝试过找部分同学谈心,但最后发现,这只能影响改变个别学生,对其他同学而言效果不大。
怎么办?最后,周慧颖想到了曾经执教过程中用过的一个不错的方法——给全班同学发“喜报”。“孩子们都是有竞争意识的,以前教学过程中,这个方法还挺管用的,希望这次也能起到作用。”
由于条件限制,周慧颖就让学生在黑板报上开辟了一个板块,小到一次生字听写,大到各种测试,成绩优异者都可以得到表扬;喜报内容两三天换一次,每次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名列其中,这样一周下来大部分学生的名字都会出现在“喜报”中。果然,试了几次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明显的提高,竞争意识有一定程度的加强。周慧颖还无意中听到两个学生的对话:“下午要听写了,我得好好复习,争取这次也得个喜报。”
针对大部分孩子的阅读能力差的现象,周慧颖尝试了“轮读法”——从班级第一个同学开始读,在读的过程中只要有重复、添字、漏字和错字的现象的就坐下,有下一个同学接着读。刚开始的时候读一篇一千多字的课文需要四十多人,现在十几个同学就能读完。很多同学还埋怨说:“老师,我们还都没读呢?”这个方法的实施不仅调动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也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在学习上,周慧颖引导他们,在生活上,她则尝试关心帮助他们。无意中,周慧颖发现,课间发的营养餐中的鸡蛋很多都没人领,有的还随意乱扔。经询问,她得知了原因——“天天吃白水煮鸡蛋,早烦了”。于是,周慧颖把这些无主人的鸡蛋收集起来,拿到寝室做成了茶叶蛋。下午,当周慧颖再把这些加工后的“茶叶蛋”分发给学生时,得到了很多学生的好评。第二天,全班同学都把鸡蛋拿来了,让周慧颖帮他们加工。有几个调皮点的孩子笑嘻嘻的说:“老师,太好吃了,再给我一个呗!”没过几天,就有孩子会问:“老师,啥时候再吃你煮的茶叶蛋啊,给我们解解馋吧。”“老师,秘方是什么啊?也传授给我们吧!”看着他们灿烂的笑容,周慧颖也由衷的高兴。
老师对学生的守护,是永远的
课上课下,周慧颖教孩子们讲普通话。她告诉他们,“你们是世界上最美的小草,将来有一天,你们要走出去,带着知识,你们不会感觉失落,无助,那个时候,你们就是参天大树。”
周慧颖认为,作为老师,除了传到道授业解惑,更应该给学生不断的鼓励,梦想,精神的正能量会加速她们的成长,正确的面对人生。她说,“我不希望孩子们经不起风吹雨打。”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他们会好奇的问一些城市孩子的生活,都市的种种。这个时候,周慧颖会像朋友一样与她们交流;平时,她也会像孩子一样问他们一些属于他们世界的话题。她说,和孩子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沟通。
有一次,一个瘦弱的让人心疼的孩子问她,老师,每天你都守在讲台等我们上课放学,那我们长大了你还会等我们吗,说完竟然哭了。周慧颖心头一酸,告诉她,“所有的老师都会在讲台上守候你们,等待你们,等你们长大了,甚至你们做了老师,老师会在讲台下守候你们,你们的成长不会让老师变老,你们在老师心里最深处!”
和孩子们相处的越久,她发现孩子们的可爱之处越多,也越来越笃定自己的选择是对的。他们会亲手制作小礼物送给周慧颖;调皮的小男生挠着脑袋说,“老师,我们要保护你……”
有人曾问周慧颖,“你累吗?”她总是笑着回答道:“谁会不累?但如果我的‘累’,能换来学生的发自心底的微笑,能浇开学生智慧的花朵,能扶学生走上光辉的大道,我愿意再累一点!我愿意累上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