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名师,各地都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也很多。然而在我的身边却有这么一位,让我不得不说上一说。——她就是我们上街区中心路小学的王小翠老师。
十五年前……
记得刚上班那会儿我教美术,第一个配班的班主任就是她。那会儿,青涩的我面对一帮淘气的孩子简直手足无措。可是有一次,由于需要错时放学而提前离开教室的我,却在走廊里被她班的孩子惊住了。眼瞅着快中午放学了,教室里的讲台上没人,可却安安静静,所有的孩子都在认真地写作业。我很惊讶,这个班孩子自觉性怎么这么好?来到她的办公室,我忍不住向正在批改作业的她发问:“王老师,刚才路边你班教室,里面可安静了,孩子们都在写作业。你不在他们还能这么安生,你是怎么做到的?”王老师停下笔笑着说:“这很正常啊!我们班做什么事都把规矩说在前面,所有人都必须按规矩办事。”我不由暗赞,这老师真有方法!
后来,我和她接触多了,又经常发现她干些出格的事。期末复习阶段,别的班在拼命刷卷子,他们班的孩子却看起了动画片。(据她说,孩子们模拟考试都不错,为了奖励他们,就让放松放松)外出春游时,别的班规规矩矩站两队,她班的孩子却撒了一摊。(据她说,不同的孩子兴趣不同,硬圈在一起没意思,不如让志趣相投的在一起形成小团队,这样既保护了兴趣,又发展了能力。只要预先说好要求,划定活动范围即可。)她的特立独行,让她的孩子们收获了笑容与自信!
十年前……
支教回来,我被学校安排成了大队辅导员,从没有班级管理经验的我没少碰壁。那次因需要安排学校工作,得罪了一位老教师,我被她几句话顶得眼泪直流。她在旁边看到了,连忙递来纸巾,然后悄悄把我拉到门外小声说:“傻瓜,你的本意是好的,但也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再说年纪大的老师身体和精力都不如年轻老师,你怎么能做一样的要求?你还是太年轻!我以前也像你一样直来直去,没少吃亏。以后多学着点变通!”
后来为了参加郑州市辅导员大赛,我一遍遍的练沙画,一次次的练长号……周围人提醒我,去找小翠问问,她经常参加这类的比赛,经验非常丰富,一定能帮到你。当我忐忑地找到她那儿,她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一些经验传授给了我,还热心的帮我介绍她知道的优秀老师来帮助我。我感慨:“王老师,你太优秀了,我需要向你学习的地方可真多!”她笑道:“哈哈,当你的老师是没有机会了,以后看有机会教你儿子不!”
五年前……
世间就是有这么多的巧合!当我改行教语文,成了班主任两年后,她被学校安排到一年级带班,而我儿子也恰巧在那年上一年级。就这样,以前的一句玩笑话成了真,儿子成了她的学生!有了她,儿子的课堂上多了绘本、多了戏剧、多了平板电脑、多了体验游戏……班级群中,她会经常发送一些微课堂视频;家长们在她的带领下,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班班有读”的读书计划;时不时的,孩子们还会送给家长几道文常题进行考验。虽然有时家长们也会暗地里埋怨一下她布置的任务多,但又有谁不清楚,在她毫无保留的严格要求下,我们的孩子正发生着质的蜕变!
做为曾经同在一个办公室的老师,我得以从更多方面了解她。每次的说课和磨课,她总是直言授课教师的优缺点,让他们一会儿雀跃欣喜,一会儿泪流满面;每次听课学习,她总是思路最清晰,表达最准确的那个,她总能切中要点,举一反三;对待学生,她严格要求,不仅会及时指出错误,更是善于发现其优点和进步,并加以鼓励;对待家长,她不卑不亢,用自己的专业赢得他们的信任,让家长和学校形成合力,助力孩子成长……
做为郑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主持人,她更是带领我们学校及我们区的班主任们不断向专业的道路上精进。我们曾深入幼儿园,听过大班幼儿教师的课,了解初入学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以做好幼小衔接;我们曾走进中学校园,观摩卢臻老师“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流程,并尝试用这种方式向课堂要效率;我们曾在外出学习时,在宾馆于傍晚讨论到深夜,共同探讨小学生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有哪些;我们还曾不断奔波于图书馆、办公室、打印店之间,多方搜集整理资料,只为做出既能让孩子们感兴趣,又能培养他们能力的校本教材。每次加班,她总是和所有老师一起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直至深夜;每次她总结了好的方法和经验,从不私藏,总是无私的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共同进步……
在她的带动下,工作室的成员老师们个个爱学习、勤思考、善创新、勇实践。在我看来,王老师身上的“直爽、钻研、专业、无私”等素质,是成为一位名师最可贵的条件!我为身边有这样一位名师而感到庆幸,我愿以她为榜样,朝专业化的道路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