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 > 热烈庆祝第37个教师节 > 礼赞教师

【教师节征文】三尺讲台竞风流

责编:王佳莉 作者:郑州教育博客博友裴浩然

我的大伯是农村一所小学的校长。

高中毕业那年,他16岁。因当时村里缺少老师,他回到村里当了一名代课老师。而这一去,便是四十多年,直到去年从学校里退休。

上一年级时,我在老家农村读过一年书。当时,大伯还在教书,除担任校长一职外,他还教高年级语文课。大伯虽然村里也有房子,但平时吃住都在学校,常常以校为家。

小村二面是山坡,中间有一条小河流过,把村庄分成河东和河西二部分。学校在河东,紧临着小河。学生不多,加上邻村的总共才一百多个和学生老师。因为是贫困村,学生们中午吃饭都是免费的。

以前河里没有桥,每逢下雨河里涨水,大伯都会早早地守在河边,来来回回手牵着那些较小的孩子,一个一个踏着石头送过河去,直到学生都过去了才返回学校。每天中午放学时,放下粉笔的大伯马上又忙碌起来,到厨房里忙着给学生们盛饭、盛菜,然后和学生们坐在一起吃饭。

有时,看着这些吃饭的学生,大伯也会很自豪地说:“你们是我的学生,你们的爸爸也是我的学生,你的爷爷我也教过哩。这个村,我教过不少家族的三代人。”

在这个小村,能终身在一个学校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大伯感到十分荣耀。

大伯的二个儿子读的都是师范专业,毕业后都进学校当了老师。

当年,大哥考入河师大读中文专业,二哥考入西南大学读数学专业。上大学时,兄弟俩寒暑假也会到郑州花园村社区、惠工街社区义务支教,获得过两个社区联合颁发的“荣誉居民”证书。大学毕业后,大哥回老家一所高中教语文,二哥到新乡一所高中教数学。

大哥和二哥的媳妇,我的两个嫂子也是老师,一个教高中语文,一个教小学数学。几年前,当地政府组织公务员考试,大哥被市委组织部选用,随后又外放到乡镇挂职锻炼。虽离开了教学岗位,但大哥常说:“比起乡镇繁忙的工作,还属老师工作舒服和省心啊!”在大哥的语气里,满满都是怀念当老师的数年时光。

我的妈妈也是老师,一名社区家族教育志愿者老师。妈妈的课总是风趣幽默,她从不照本宣科,总能独辟蹊径,比如即兴让我上台朗诵爱国诗词,有趣的故事信手拈来,家长学生都听的进去。

十几年来,做为省妇联家庭教育专家志愿讲师团成员,妈妈曾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义务开办家庭教育讲座300多场。遇到假期,我也会参加这样的讲座活动,偶尔献个小节目以活跃现场气氛。妈妈曾被很多学校聘为“爱心大使”,还获得过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河南大学最美校友”“省十大公益之星”等称号。

我们一家有六个老师,大家都是“同行”,平时聚在一起,话题就离不开教书育人。在我看来,长辈们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们无私的爱也是一种言传身教。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豫ICP备100198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