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征文】三代教师之路
自2009年7月毕业到2018年9月,虽上班有九年,但一直只能算半个老师,从不敢以教师自居,2018年有幸正式进入了郑州航空港区这个教育大家庭,成为了一名正式的教师。在这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也让我深深回想起了姥爷、父亲和我三代人的教师之路。
我的姥爷是一名离休教师,小时候就常常听姥爷讲述自己的教师路,最初教学的地方在新郑乡镇的下属村小,家却住在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路途非常远,当时生活条件比较差,家里就只有一个破旧的自行车最值钱,姥爷就这样天天坚持骑着自行车八九十公里的路来回跑,风雨无阻。直到后来年龄大了,回到了自己所在村的村庄小学,直至离休。当时我还小,在我的记忆力,只记得一次姥爷带我去他们学校的场景。那是一年冬天,姥爷带我到他们学校老师办公室,学校校舍都还是很破旧很破旧的那种老式瓦房,办公桌椅也是破破烂烂的,取暖用的是一个小煤炉,整个学校也就四五个老师,学生多少不记得了。只是感到学校办学条件异常的简陋,能在当时简陋环境下坚持干了四十多年真的很不容易。后来长大了,在和姥爷的点滴接触中,深深的感到姥爷的认真,五个舅舅以及他的学生对其评价最多的就是认真二字。虽然现在的教育教学环境要比他们那个时代有了飞跃,但是他的认真敬业精神是留给我不变的时代财富。这也深深的影响着我,在前九年的代课教师生涯中,我一直秉承姥爷的认真敬业精神,不论自己什么身份,都会认认真真教好每个孩子,上好每一节课,带好每个班级。
我的父亲年轻时候在村里面的小学代课有五年时间,后来因为生活原因没有一直干下去(父亲兄妹5人,仅凭当时微薄的工分和工资不足以养活那么一大家子人),不过这也是父亲常给我说他比较遗憾的地方。父亲的字写得非常漂亮,小的时候我就非常仰慕,记得那时候每到开学时,就会让父亲来给我写家长寄语。正因为父亲做过老师,深知教育对于我们这代人的重要意义,就不遗余力的供我读书,大学毕业以后就直接去村小支教了两年,这一待就是九年,在这代课的九年中,也正是父亲默默的支持,让我一直坚持了下来,直到2018年正式加入教师队伍,父亲脸上终于露出了仿佛三十年前自己做老师时候的笑容。父亲对于教育的执着,就这样一直影响着我,让我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产生着执着,不懈的追求新目标,新高度。
我代课的九年是在一个三所农村小学合并的乡属学校,但教学硬件不比城区差,甚至比一些城区小学还要好,电脑室、录播室、语音室、舞蹈室、科学实验室等各类功能室应有尽有。教师队伍软实力也很强,教师也有很多的外出培训学习机会。先进的教学理念早已开始实践,小组探究学习、创客教育、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或模式都在应用。除了语数英的课程正常开设之外,其他所有副科都有专职老师担任,而且校本课程也是开展的有声有色。和姥爷、父亲他们那个时代真的很是不一样,在现代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下,孩子们各方面的素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而且更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再也不是那个条件简陋、教师因生活问题离职的年代。各级政府以及职能部门都越来越重视教育,对教育的投入比重越来越大,每年令人向往的美丽新建校不断拔地而起,教师待遇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到教师的队伍中来,让教育人更有信心和决心在教育这条道路上走出一片新天地。
回顾我们三代人的教育路,深感中国教育发展成就巨大,也让身为教育人的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中国教育梦还需要我们这一代教育人不懈努力。我也会传承老一代教育人认真、执着的精神,坚守教育初心,追寻教育者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