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奋斗的5年,也是辉煌的5年。“十三五”时期,郑州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总目标,按照“深化改革、完善机制、扩充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质量、优质均衡、保障民生、促进公平”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努力破解影响教育发展的突出障碍,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市教育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学在郑州”教育品牌更加凸显,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下“硬功夫” 提“软实力”!郑州全方位赋能教师 美好自然发生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2-24 10:36:15    浏览:770

本文由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高冬丽工作室出品

走上三尺讲台,讲起第一课,他们肩膀上一头担的是义务,一头担的是责任;目送学生到达理想的彼岸,再迎来新的花朵,他们是学海之畔的摆渡人,迎来送往、周而复始。

他们是老师,有力地支撑起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过去的五年,中国之中,商都郑州,老师们在不断地磨砺中赋能增技、美好成长,他们也撑起了美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蓝天。

(一)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谁站在讲台前,谁就决定着教育的品质。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到,培养造就教学名师,吸引优秀毕业生从教。

2018年1月,党中央出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政策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这也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动教师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水平的战略性举措。

《郑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2)》中提到,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继续大力实施技术技能名师工作室工程,开展传帮带,培养优秀师资和杰出人才。在过去的五年,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传帮带”形式,就连他们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有不同的“妙方”。

(郑州11中举办第四届“最美师生”颁奖典礼)

在郑州市第十一中学,2012年起,学校就成立了青年教师成长研修共同体。经过8年的发展,这已经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精神家园,在这里,青年教师可以相互感染、相互熏陶,实现团体与个体的比翼齐飞。如今,许多不满6年教龄的教师在工作中挑起了大梁,80%的青年教师担任了班主任工作。

在惠济区,五年内,新入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1.83%,职初教师成长计划则更有利于实现职初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从基本规范到有效教育教学。

在这里,每一个职初老师还会领到一个《教师成长手册》,这里也记录了每一位老师成长的足迹。

宋之贤,郑州市惠济区实验小学的一名体育老师,去年8月,她收到了惠济区教师教育科精心准备的《教师成长手册》,从这本手册上,宋之贤了解到了一名教师从基础发展到梯级提升的过程。

为此,她也定下了三年的成长目标:第一年将教学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第二年扎实苦练基本功,提升体育专项技能;第三年希望自己具备独立的教育实践能力,成为胜任体育教学工作。

同样,在惠济区实验幼儿园,陆静的三年目标也很明确:第一年,成为一名优秀的园级教师;第二年,成为一名优秀的区级教师;第三年,成为一名优秀的园级班主任。

(惠济区实验幼儿园)

(二)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教师队伍,一旦整体提升,释放的教育生产力将是惊人的。

为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能力素质,2020年4月,省教育厅制定印发的《河南省新时代中小学教师梯队攀升体系建设方案》提到,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培育认定中原名师300名(分两批进行),省级名师8000名,省级骨干教师4.2万名,引导市县培育相应层级、相当规模的名师和骨干教师。

其实,在此之前,郑州市就已建立了“学校首席教师—郑州市骨干教师—郑州市名师—郑州市杰出教师—郑州市教育名家”的梯级教师培养平台,引导和激励各层级教师树立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职业意识。

(郑州11中举行第二批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支教教师欢送仪式)

在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学校面向已获得高级职称且具有较好学术功底的教师实施“高级后”教师访问学者研修计划。该计划为这些已具备较高发展水平的高级教师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学术平台,不断发挥骨干教师在学术性高中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刘政是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化学学科骨干教师,多年来坚持思考和学习,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储备。两年内,他的五位同学获得全国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河南省一等奖,一位同学进入全国决赛并获得铜牌,通过了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

经开区也搭建了“校级——区级——市级——省级”四级联动攀升机制。三年来通过名师带动,经开区新增省级名师19人、市级名师15人、省优秀班主任2人、省名校长1人、市名校长培育对象2人。

在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每一位老师必须要有“新能力”提升,如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以做到与时代同发展、与学生共成长。

(三)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育,就是单纯的人做单纯的事,也是一个塑造美好和享受幸福的过程。选择做教师,就是选择了与人性中的光辉与美好同行。

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做教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在郑州,因爱人,而互爱,教育也因此拥有了生命的温度。

宋晓静,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虽然是科班出身,但对于英语口语表达,她并不那么自信,发音更是她的痛点。

(惠济区实验小学)

来到郑州市惠济区实验小学,学校就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为期60天的教师口语训练营。群里每天会发送口语资料,每天打卡、一对一点评……宋晓静说,学习一段时间后,整个人明显自信了,现在的她可以大胆地和外教无障碍交流了。“这也会在课堂上更多地鼓励我的学生们,也能以正确的方法纠正他们的发音了。”宋晓静的言语间透露着自信。

(惠济区实验幼儿园)

惠济区实验幼儿园小班老师陈欢霞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到光与影的神秘现象,他们制作了皮影戏,仅一块幕布,在历经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后,他们才发现,后厨师傅的白工作服最合适。看着孩子们欢快地玩着皮影戏,陈欢霞说,孩子们玩得这么开心,做再多的尝试都是值得的。

登封市北区小学老师陈梦亚说:“我深深迷恋着这里的人、这里的事、这里的一切......我会在这里不断汲取养分,终有一天会破茧成蝶,让自己也成为校园的迷恋!”

每一个教育人深知,教育应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呵护孩子们心灵中的真善美,引导孩子们向真、向善、向美。停课不停学期间,金水区银河路小学科学教师魏冰将课堂搬到花园,现场通过网络教学带领学生寻找春天;他将课堂教学时间调整到了晚上七点半,带领学生一同观测春季星空;他利用纸箱、瓦楞纸板、卡纸、壁纸等,花了五天时间,制作了一本关于新冠病毒简介的立体书,受到了学生的热烈追捧。

(郑州市第85中学)

王肖梦,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历史老师。他深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家国情怀。为此,他和同事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创新教学形式,开设校本课程《指尖上的历史》,指导学生动手制作青铜器、甲骨文等文物模型,探究地动仪、曲辕犁等古代科技工具的运作原理,先后带领学生走进河南博物院、郑州商城遗址考古工地、殷墟、红旗渠等文博场所参观学习。

(四)

乡村教育是我国整体教育的短板,而师资又是短板中的短板。“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年,郑州市出台了《郑州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2020年,郑州市开展了郑州市首届乡村名师评选活动,共评选出112名郑州市首届乡村名师。

(老师在周转房里备课)

怎么样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在新密市,为解决城乡交流及偏远教师住房困难问题,2018年开始,新密市建设了平陌镇初级中学教师周转房。李东奇,新密市平陌镇初级中学数学老师,今年8月份,他住进了学校的周转房,爱人和孩子都在市区的他平时就住在周转房内。这里家用电器、家具、厨具一应俱全。以前住教工宿舍时,俩人一屋,有时候会略有不便,如今,一人一屋,他可以安静地批改作业、看书。

“目前,学校已经有42名教师申请入住,周转房的建成极大的缓解他们住房难问题,能够让他们安心教书,静心育人。”平陌镇初级中学校长刘文生说。

贾银良是登封市宣化中心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这里距登封市区相对较远,但课余时间他能和全校52名教师一道在学校洗衣、洗浴、理发,不久的将来还能在学校茶歇室看看书,在学校健身房做做运动。

他说,“这种关心是贴心的,我们没有生活后顾之忧后,会更加努力教书育人。”这一切得益于登封市教育局正在全市各学校积极推进的学校“五小”工程建设,即每所学校为教师建设小理发店、小洗浴房、小洗衣房、小健身房、小休憩室。此项工程的实施,将极大满足教师在乡镇工作期间的生活所需,能让乡镇教师安心教学,更大程度保证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在新郑市,从2016年开始,新郑市为乡村教师每月发放500元至700元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为乡村学校校(园)长每月再发放200元到300元的生活补助。按照每增加一年教龄增加10元的标准发放教龄津贴。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走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美好教育的时代画卷才刚刚展开,史诗还在续写。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豫ICP备100198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