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品
【课题研究】多学科融合下的单元 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探究
作者:登封市崇高路小学 杨雪丽 编辑:王佳莉 来源:郑州教育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1/05/0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领域,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语文素养。

“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之一。但怎样融合发展?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这个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近几年来,随着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区在开发语文课程、构建系统而开放的语文课程体系做了有益的尝试和引领。多次的参与学习活动让我对我校的语文课程研究有了一些思考,并带领本教研组老师不断尝试实践。从多年前的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下的群文阅读教学,到《难忘的一课1+X》《遨游汉字王国》《轻叩诗歌的大门》《伟人毛泽东》《走近鲁迅》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挑战的精神,开阔了语文视野,提高了综合素养。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二单元“民风民俗”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个单元非常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爱我中华文化的精神。

所以,本次的研究性学习,意在依托语文教材,以学生为活动主体,把语文学习与信息技术、数学、美术、音乐、思想品德等学科融合在一起,打通多学科学习通道,总结多学科融合下的研究性学习指导实施策略,提高研究性学习实施经验和能力,培养课程意识,构建更广阔、更丰富的研究性学习主题课程群。

一、 准备阶段(2.21-2.28)依托教材,做好选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华民风民俗”的四篇课文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画卷。学习结束后,我向学生提出了研究性学习要求:根据兴趣,多人合作,围绕“中华民俗风情”选择一个主题,利用网络、书籍等搜集资料,整理成一篇研究性学习调查报告。师生共同商议出可供选择的主题:服饰、美食、节日、春节、戏剧、民居、诗词中的节日。

二、 组织实施阶段(3.1-3.26)

(一)小组构建,凸现主体(3.1-3.5)

1. 根据兴趣,组建小组。从结果来看,同性别、同性格、同学习程度组合在一起的多。性格外向、爱表现自己、较为自信的学生能积极参与,男女生有合作。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缺乏自信的学生不很积极,合作伙伴仅限于同性别同学。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不知所从,没有找到合作伙伴和研究主题。了解情况后,我及时调控,可从最简单、最有感觉的主题选起,可以补充参与到其它小组,或者组建新的小组。

2. 统计研究主题。发现选择服饰和美食文化的小组最多,其次是节日小组。看来,吃和住两方面与学生生活联系更紧密。这也符合他们的的身心发展特点。我尊重他们的选择。

(二)教师指导,学科融合(3.6-3.25)

1. 分工合作,调查研究。任务明确后,小组商量研究方案。几天后,我初步看了一下学生的调查研究报告。多数学生都会通过网络和书籍搜集整理资料,且小组分工明确。研究主题、研究背景、调查方法、小组分工、资料整理、调查结论,都很齐全。但研究背景不是特别明确,资料整理内容过于繁杂,条理不清晰,调查结论也比较模糊。我向他们提出问题和修改意见后,学生做了进一步完善。(见下图)

QQ截图20210507111209

2. 及时跟进,验收指导。几天后我再次验收。修改后的研究报告内容上清晰、详实了许多,但文字资料偏多。如要进行交流分享,只有文字,是没有多大效果的。能否做成PPT?把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以看得见、听得见的方式更直观地呈现出来?对于小学生来说,有难度!但可以尝试,这也是一种信息技术的学习!把其它学科特色也融合进去,最大可能地扩大语文学习的外延,打通语文学科和数学(制表)、美术(绘画)、音乐(戏剧)等学习通道。没有思路、不会做可以问老师。有学生下午放学就跑到办公室问我:“怎么把图片弄到幻灯片上?”我教会她后才走。

PPT做得比我想像中好多了。我提出一些细节问题后让他们回去修改。

第三次验收时,学生的表现也越来越棒。在民族服饰小组,贾佳和李钰涵主要研究傣族、苗族服饰,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美术元素)相结合,很快让大家记住了两种服饰的特点。苗曼文、徐双璐等五个女生组建了特色美食小组,主要研究西安肉夹馍、广东河粉、长沙臭豆腐、福建佛跳墙、北京烤鸭五种美食,图文并茂,这五种美食的起源、来历及特色一清二楚。还绘制了数学统计表(数学元素),调查身边的人对这五种美食的了解和喜爱情况。中国戏曲文化小组是由三名女生和两名男生组成。PPT背景做得非常有戏曲韵味儿,还有小视频。湘雯说,是她妈妈教她做的。她还画了几张脸谱,大家不禁为她热烈鼓掌。(见下图)

QQ截图20210507111255

可否自唱几句名段呢?戏曲这门学科可是已经“入住”我校两年了啊!不会唱找音乐老师教啊!两天下来,果然进步神速,湘雯唱的越剧、墨钰唱的黄梅戏有模有样。最惊喜的是高铖博唱京剧,铿锵有力,唱腔准确,吸引了众多同学围观,博得热烈掌声。

(三)搭建平台,展示交流(3.26)

马上要上分享交流课了。40分钟的时间,只能忍痛割爱安排三个小组,其它小组可在交流学习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

汇报交流分以下几个流程:

1. 导入回顾:在宋祖英优美的《爱我中华》歌声中导入课题,回顾本次研究性学习的背景和分组情况。

2. 明确要求:明确提出学生倾听发言要求。记录:倾听过程中的点滴感悟思考:他人研究带给我的启示。提出: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

3. 展示分享:三个小组依次分享。(每组6分钟,每组评价3分钟)第一个小组汇报结束后,对学生评价做重点引导。

评价点: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展示方式、资料类型、研究结论、我的思考是……、我想问……、我需要学习的是……

出示三个关于思考的名言,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及怎么思考,思考什么。

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布莱希特

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普朗克

思考才使我们阅读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 ——洛克

4. 学生总结。

(1)对“民风民俗”的了解

(2)活动带来的思考

(3)交流受到的启发

(4)与自己课题的关联

(5)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学生发言摘录:通过研究和交流,我们对我国的民风民俗了解得更加全面、深入,没想到我国的民俗文化这么丰富,很自豪!我要对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再次完善。他们小组分工非常明确,这是我们小组要学习的。原来我听爷爷唱戏也没啥感觉,今天听他们一唱,心里可喜欢啦!我都想唱几句!我们研究的也是美食文化,如果加入些视频,效果会更好。)

5. 老师总结:提出再度深入思考和马上行动的要求,要求学生做好后期补充完善。

6. 歌中结课:在《爱我中华》歌声中结束本次汇报。

三、 总结阶段(3.26-3.28)实践反思,不断进步

(一)学生总结

结束后,学生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1. 调查研究呈现内容完整。调查主题、研究背景、调查方法、小组分工、资料整理、调查结论,是一次完整的、规范的研究性学习。

2. 爱国情感、合作意识得以提升。激发了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民俗文化的情感。提高了与他人分工合作的能力和意识。可从活动过程和活动总结看出。

3. 多学科融合式学习初步尝试。初步学会把语文和信息技术、音乐、美术、数学、思想品德等学科元素融合学习,改变了原来单一的科目学习意识,打通了多学科学习通道,运用电脑初步学会了制作PPT。(见下图)

QQ截图20210507111324

(二)教师总结

教师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反思:

1. 课程意识提升。有了多学科课程整合意识,并能尝试着在活动中把语文课和信息技术、数学、音乐、美术、品德等课程融合运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是紧紧围绕课题目标,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而设置的。这是继《遨游汉字王国》《轻叩诗歌的大门》《走近鲁迅》等研究性学习之后又一次新的尝试。

2. 因材施教,重视评价。既关注了上台展示的学生,更关注了台下倾听的学生的思考和评价意识的培养,做到了既关注个体,又面向全体。

3. 为后期活动奠基。本次汇报的评价和引导都在为后期的修改完善做铺垫,使本次研究性学习有了可持续性发展的意义。

(三)研究结论

1.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作为教师,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组员选择、主题选择和分工安排。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身心愉悦地投入到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整个学习活动才是有效有趣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引领他们全员参与到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来,允许存在个性差异。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和指导,不断提高合作能力,完善学习成果。

2. 多学科融合下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力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学生通过本次学习,打通了多学科学习通道,拓宽了学科学习领域,同时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激发了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民俗文化的情感,提高了与他人分工合作的能力和意识。

3. 教师及时跟进指导,是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及时跟踪了解学生研究性学习进度,做好督促和验收,避免半途而废或只走形式的现象发生。

(四)存在问题和设想

1. 要面向全体,优化成果。研究性学习不应是优秀生的舞台,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智慧激发所有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积极勇敢地参与学习之中,可以让他们在听取其它小组汇报之后对本组的研究报告进行补充和完善,组织第二次交流汇报课,最大程度优化研究性学习成果。

2. 要以评促学,以评促究。教师对学生的整个研究活动要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最好是制定一个评价细则,把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前后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效果等纳入评价内容,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多学科融合下的单元整合研究性学习对我们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用好教材,提高研究性学习主题课程群开发意识,带领学生不仅在单棵“树木”间品尝果实的甜美,更要在广袤的“森林”间享受绿意的葱茏,拥抱多学科融合下的研究性学习的快乐。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豫ICP备100198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