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品
【创新管理】中牟县滨河路小学管理新思路
作者:中牟县滨河路小学 孙记兰 编辑:邱琳惠 来源:郑州教育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1/05/07

随着行为科学研究的深入,管理学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对学习型组织的研究。无论从管理创新的角度,还是从学校和教师发展的角度,都要求我们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滨河路小学,从2018年起就开始了建设学习型学校的探索,我们的体会如下:

个人学习孕育勃勃生机

教师要率先踏入学习型社会,首先要加强个人学习,这是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基础。学校最初抓个人学习是有难度的,对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来说,觉得只要学好教材和教参,就能站在讲台上永久地教育别人,没有心思学习。但组织的学习意愿,需要植根于每个成员的学习意愿中,此时校长的决心犹为重要,在领导要求下,学校成立了“滨河路小学致远课堂”,教师们不得不坐下来进行学习。很多人开始读书了,为了让大家尽快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我们推荐了第一本教师必读书,即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直面教育教学实践,平易近人,一下子让教师们的眼睛亮了起来,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以前不读书不知道,现在读了书才知道读书这么好。

有了读书的美好体验后,学校及时运用激励策略。首先是校长对教师的夸赞,然后是提供展示的空间。学校适时开设“教师阅读早餐”,滨河路小学“教师阅读早餐”,让教师们一吐读书的乐趣,发表学习见解。学校还对“教师阅读早餐”和教师们写的“美文朗诵”定期评点,选出其中比较优秀的进行展示。几乎每位教师都学有所获,体验到一定的成就感,有的在论坛中,有的在会刊中,有的在感悟交流中,而成就感换来的是更高的读书热情。

教师们虽然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读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间逐渐有了差距。危机意识伴随着差距应运而生。特别是学校创造了各种条件,让教师走出去,把专家请进来。在广泛的接触中,教师眼界开阔了,危机意识也越发强烈,而危机意识则是读书学习活动深入开展的催化剂,也正是这种危机意识,促使学校的每个成员不断地学习和创造。

经过两年的努力,教师的个人学习渐入佳境。读书学习已成为学校的一种风气,影响并塑造着后来人。凡到滨河路小学工作的人,看到大家都在读书,自己不读书就会有形孤影单的感觉。只有参与了读书学习,才会和大家有共同语言。很多教师已让读书成为自己的习惯,一天不看书就会觉得若有所失,手里拿不到书就好像缺少了朋友。教师们发现,最初被迫读书的感觉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现在一种美好的感觉。此时,在学校每个成员身上,都呈现出一种求索进取的态势,整个学校成为一个和谐一致的学习集体,让外界明显感受到学校里孕育着一片蓬勃向上的生机。

团队学习激发群体智慧

学习型学校必须实现团队学习,目的是为取得更高层次上的共识,取其精华,集思广益,激发出高于个人努力的群体智慧。在我校,团队学习的基本方式是“深度汇谈”——全体教师在一起就某个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的研讨活动。只有组织中每一个人都谈出心中的想法,才能做到集体思考,在思想交锋中碰撞出新思维的火花。

我校教师的读书学习之所以能步步深人,主要原因是我们极其重视“深度汇谈”,重视教师间的交流与对话。从本质上讲,学习应该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交流能提升学习的质量。我们感觉团队学习需要克服两个障碍:“个人习惯性防卫”和“伙伴关系难以确立”。成人之间经常存在着一个固有的心智模式,即“习惯性防卫”。就如同我们向平静的水面投石子,如果仅考虑石子投下去会不会溅起水花,会不会溅湿自己和旁人,那我们就不会看到美丽的涟漪。如果人人都带着这样的顾虑,谨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是不可能达到深层次共识的,也不能体会到源自心底的快乐与酣畅。

记得在2019年我校召开的一次“汇淡”性研讨会上刘老师淡起他上过的一节英语课。当时学生们一上来就急切地问:“汽车怎么说?飞机怎么说?”“娃娃呢?手帕呢?”看着学生们渴望的目光,他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计划,把整节课变成了自由的对话与交流,他话音未落,杜老师就提出,张老师没有完成教学计划。而张老师则认为,虽没有完成课时计划,但却激发和保护了学生的兴趣,收获更大。于是,研讨会分成两个阵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无拘无束地争论起来。教师们都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讲出来,充分地进行探讨。最后,大家讨论的已不再是张冰做法的对与错,而是如何正确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大家都觉得,经过讨论,自己的收获远远超过了最初的认识。

这次“汇淡”给教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的研讨会也一次比一次开得好,渐渐地,交流已不再依赖领导的组织和召集,而是随时随地自然发生。教师们在交流中学会了倾听,心胸变得开阔起来,展现出了极好的倾听风度与交流技巧。

要使“深度汇谈”真正达到最佳状态,需要视对方为合作伙伴,彼此间用不着防备对方的“攻击”,实话实说,为共同目标而交流,这样结论和决策才会更加科学而有效。有了伙伴式的合作,教师能在团队学习中实现资源共享,共享成功,共享经验,共享失败的教训。副校长李冬蕾曾担任大队辅导员,在一次竞选大队干部时,因工作疏忽影响了学生的情绪,经过补救,她重新得到学生的信任。后来张瑞婷老师担任了大队辅导员,朱校长就把这个教训讲给她。资源共享,对教师的终身学习意义深远,不仅能加深教师对教育的理解,还能使他人不再重蹈旧辙。

团队学习的成熟度与学校组织成员的参与程度成正比。随着年复一年的“深度汇谈”,教师在交流和倾听中,不断得到高于每个人智慧的共识,所有教师都表现出挡不住的参与热情。

全程学习实现深层变革

在个人学习成为习惯、团队学习日趋成熟后,学校集体进入了“边学习,边工作,边研究”的状态。教师已经不能把学习和工作分割开来,而是用学习驱动策划与实施,用学习驱动反思与总结。

实现全程学习,必须通过自主管理来实现。自主管理的主要特征是信任组织内的每一位成员,充分授权。我校有个被称为“教师工作坊”的组织机构,常设办公室由8位优秀的年轻干部和教师组成,他们负责整理归纳大家的共识,征集大家的建议,对学校的工作进行系统思考、全面策划。“教师工作坊”下设9个课题组,每个课题组都从问题人手,确定研究目标。课题组的工作无需学校布置,全组人员在充分学习的前提下,共同设计,分别实施。学校的各项工作由课题组分解到位,全校上下如同一个开放的系统,如同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不断绽放着青春的活力。

以学习为导向的管理,实现了一种不断加速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变革,实现了组织的“扁平化”。每一个人在自主管理、自我再生的过程中,把优点发挥到极至,同时使缺点得到弥补、慢慢消失。在这样一个系统开放、层次扁平的环境中,显现出一种咨询化的氛围。学校就像一个咨询公司,教师间彼此相互询问、相互学习,实现优势互补。

通过多年来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校长在与教师共同打造学习型学校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目标明确。无论对自己还是对教师群体,都要秉持追求卓越的目标。要让所有教师参与目标蓝图的描绘,在得到认同的基础上,进而获得他们的承诺与支持,为这个目标发挥出自己的全部。

2.各尽其责。让每一位教师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为学校的整体目标做出贡献,坚定不移地履行各自的职责,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3.相互信赖。校长首先要信赖每一位教师,在一言一行中表现出这种信赖感,由此引发校内成员间的彼此信任和真诚相待,人人都能够坦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总而言之,不断地设汁和参与,学习,是校长工作中不变的主题。学习型学校的建设不是一个终结的概念,而是一个进行时的命题。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豫ICP备100198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