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回忆我的先生:品行而言,先生仍在

2018-09-06 17:51 郑州教育信息网 已有695次阅读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立秋之日,暑气仍重。秋雨有情,丝丝缕缕漫卷而来,而我也换了心境。工作调动,便省去了开学前的忙碌。心闲最妙是读书,静谧的香柏书社,书架整齐,香气萦绕;绿萝青碧,生意盎然。若说新密读书的佳地,惟此处而已。一人,一椅,一书。椅子是小小的木椅,刚好容下身躯,书,是秋雨先生的《霜天话语》,文章是先生回忆恩师的《长者》,悄然读之,颇有感触。恩师,是一种财富,永远是学生心中的最重。恩师,是一方镜塘,熄灭俗世以为灿烂的浮火,使学生静下来体会人生的厚味。

忽而,想起我的恩师李振山先生。先生已逝,对于生命来说,仪式已尽。对于品行而言,先生仍在。

一九九O年,我十七岁,高二。

说起我的学校,普普通通,校门简陋,房舍破旧。住宿条件一般,几十人睡通铺。伙食亦差,总要喝稀得不能再稀的粥,吃小而黑的蒸馍。至于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大概是应了巴尔扎克的话,“苦难是人生的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笔财富,对于弱者却是万丈深渊”。我自己非强者,却不能拒绝苦难来作垫脚石。然而校园中有几十棵高大的桐树,春秋夏三季绿阴连绵。先生便顺着绿阴走过来,腋下或许夹着书,手指间可能还有一支烟。头上已有白发,却精神很兴。

先生与我关系尚好,从我那时的眼睛来看,先生颇为关注我。证据之一便是振山先生喜欢提问我。提问这件事,放在小学,对小学生来说是荣誉;放在初中,对初中生来说是重视;放在高中,对于身已长,心始乱,情方萌,过于注意自己在同学眼中形象的高中学生,那绝对是为难。答得好,照例没有掌声,答错了,便会收获无言的嘲讽。先生与我的问答,不在此列,我认为是关注,是交流。先生提问我回答疑难之题,我畅谈自己的见解。不拘对错,只求从心。先生有时并不评判,而是接着说自己的看法,延宕开来,我听后受益颇多。

先生重书写,板书的粉笔字虬劲有力,方正阔大。我以初中开始练字,不得其法,虽小有进步,却不成型。进入高中后受益于两位老师,一位是时任校长王本芝老师,王校长是书协会员,书法自成一体,见我有兴趣,从字体上和方法上指点,课堂上时常出现有趣的一幕:教政治的王校长不关心作业是否正确,对作业的字频频给予评价,兴致一起,就俯身提笔在本上示范。一位就是李振山老师,先生针对作文写作,提出“得字体者得高分易”,然而并不强调字体,讲究整体的书写,“不以字害文,不以字抢眼”,讲工整、整齐、整洁,讲养眼,讲神韵,讲自然。先生用细致的红笔批注落实他的要求,细致到字的大小是否合适,于是我惶恐之余,勤于练笔,精于练字,不敢有丝毫懈怠。九二年高考,我的语文与历史成绩均排在全县前十,与两位先生的指导关系极大。

先生的课讲得极好,善长朗诵。每每在讲台上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诵古诗、古文,神情专注,浸入文中,我想先生恐怕是“走上讲台,我就是语文”的最佳展现吧!先生的讲课风采直接影响了我的职业选择和兴趣爱好,也影响了我的职业追求。四年之后,我便成为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孜孜追求语文教学的提高,致力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方法的激发与提高。近日,我到早餐店吃饭,穿过长长的街道,我选择了街角小店,享受美食之外,邂逅了一个学生一一刘会娟,她是我毕业第三年教的学生。随着她惊喜地叫出“王老师”,我也惊讶于二十年不见居然能彼此还认识。这一切都是因为语文,她初中参加作文竞赛,县级特等奖,郑州市一等奖,河南省二等奖。她的作文字体漂亮,书写规整,有文采,有深度,获奖是必然的。会娟热情地邀请我合拍照片,互加微信。分别之后,她把照片发给我,两个人对着阳光,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微信中她说:”一直都非常感谢老师当初的培养”。

我想,也应该感谢老师的先生吧!一切都是先生的精神,我把它传递给更多的学生。我觉得:这对先生来说,也是最称他心意的回报!

先生己逝。享年七十八岁,寿中上。先生患癌症,2017年查出。一年多来,与病痛斗争,不惧死亡。然先生的众多学生害怕并痛恨病魔,害怕先生离去,痛恨病魔无情。学生们谋划给先生过生日,先生不惜病体,慨然应允。但是先生提议不过生日,要给学生们讲“最后一课”,以圆满自己的教育人生。

2018年4月8日,节近清明。先生的20多位学生从苏州、新乡、郑州等地赶到先生家中,把他接到附近的尚庄小学,借一间教室,聆听先生的“最后一课”。

“起立、老师好、坐下……”一声声口令,一幕幕回忆,看着鬓发苍白的先生,座位上的学生们已是热泪盈眶。

先生因为“恶疾”,板书已经不能书写自如,但他面对学生,坚持站在讲台上,用颤巍巍的右手板书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堂课并不普通,讲台下,“学生”都是中年人,讲台上,先生近八十,他勉力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读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先生每读一句,台下的“学生”都会跟着读一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湿了眼眶。

先生对记者说:“这(最后一课)是一种回忆,甜蜜的感觉。看到学生都超过我了,特别高兴。”

其实,大家心中都有一句话:”有您这样的老师,我们也特别高兴。”

先生之于我们,从学业、成长到待人、处世,都是楷模。

© 2001 - 现在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地址:郑州市南阳路314号 邮编4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