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陈佳瑶:以爱育爱,守护生命最初的成长
 编辑:王佳莉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5/09/10

编者按:扎根幼教十二年,陈佳瑶将“立德树人”融入每日与幼儿相处的细微瞬间;二十七载,王亚利始终初心如磐,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点亮了学子的梦想;二十二年如一日,退休教师赵玖玲默默奉献在食堂工作岗位上,为全校师生筑起了坚实的“健康基石”……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2025年9月10日是第41个教师节,为进一步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宣传,彰显新时代教师立德树人、潜心育人的崇高形象,讲好新时代育人故事,展现新时代教师风貌,郑州市教育局官方微博微信、郑州教育信息网、郑州教育电视台联合推出教师节系列报道,今日推出《陈佳瑶:以爱育爱,守护生命最初的成长》,讲述新密市市直第三幼儿园陈佳瑶的育人故事。

2013年7月,陈佳瑶从河南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开启了她的幼教生涯。2014年,她从新密市白寨镇第一幼儿园调至新密市市直第三幼儿园任教,至今已11年。从教12年间,她将“立德树人”融入每日与幼儿相处的细微瞬间,以创新食育和研究型观察,默默守护孩子们生命最初的成长。

“陈老师,吃药苦,给您糖!”回忆起教育生涯中的点滴,陈佳瑶表示有许多感动瞬间。有一次晨检,几个孩子悄悄往她手里塞糖果——原来前几天她喝中药被孩子看到,他们不仅关切询问,还偷偷带来糖果。这份纯真的牵挂与回应,成为她珍藏心底的温暖记忆。

在陈佳瑶看来,幼儿教师这份职业最吸引她的正是“能见证生命最纯粹的成长”,孩子们直白而热烈的情感反馈,是无可替代的成就感来源,更是她坚守12年幼教岗位的力量源泉。

新密市市直第三幼儿园教师陈佳瑶

帮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在细微处践行立德树人

作为中共党员,陈佳瑶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深刻而独特的理解。她认为,“立德树人”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融入一日生活的每一个微小互动。

“要帮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养好习惯、学会爱人。”陈佳瑶说,德育体现在生活环节中教孩子规则与责任,在游戏互动中教他们共情与分享,于细节中传递爱与善良。

陈佳瑶和孩子在一起

她时刻要求自己成为“德”的榜样,深知言传身教的力量:“我在班级中的每一个动作、说话的语气、做事的方法,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每一个孩子。”她将德育渗透到日常保教活动中,通过情境创设、言传身教与榜样示范,引导幼儿明是非、懂礼仪、知感恩、乐分享。

她所设计的优质课《烂漫樱花》不仅传授知识,更传递自然之美与生命之爱;自制玩教具《抬花轿》巧妙融入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她所带班级幼儿行为习惯良好、社会性发展突出,深受家长信赖与幼儿喜爱,荣获“新密市文明班级”称号,其管理经验也在新密市“一日生活常规交流活动”中推广。

正因为这份坚持与付出,她赢得了大家的认可,有家长表示,“能遇到陈老师是我们的幸运。她不仅传授知识,更用爱与智慧在孩子心中种下了善良、自信和快乐的种子。”在新密市市直第三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王伟红眼中,她更是一位“有爱心、有童心”的老师,“她不仅仅是在工作,更是在用专业和热爱,陪伴每一个孩子踏实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创新食育

用科研引领实践

“有谁可以告诉我,西红柿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尝一尝,是什么味道呢?”对于幼儿来说,食育课程是一种回归生活的教育,更是一种涵盖教育的生活。它可以通过充分调动孩子的感官,让孩子自己动手;通过视、听、嗅、味、触觉的体验,直接获得生活经验。

陈佳瑶在授课

2019年12月,新密市市直第三幼儿园开始申报食育试点园。陈佳瑶主动承担起食育工作开展的任务。由于之前缺少相关的经验,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她投入大量时间学习研究。回顾食育工作验收时的经历,陈佳瑶感慨万分:“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我曾彻夜不眠加班整理档案材料。”

期间,她带领团队从零开始,系统开发了富有特色的食育园本课程,精心创设食育环境,积极开展食育宣传,科学建立食育档案。同时,她还以两个郑州市级课题为抓手,用科研推动实践,使自身理论水平也得到快速提升。

“同伴告诉我,一起工作就是一起挑担子,不要怕麻烦别人,一群人在一起才会走的又快又远。”团队的支持给了她无穷的工作动力。在这个过程中,陈佳瑶及其团队开发的课程、开展的亲子食育活动更是有效带动了家庭参与,普及了科学育儿理念,辐射影响社区,显著提升了幼儿园的社会声誉和区域影响力。

最终,在陈佳瑶的不懈努力和团队协作下,新密市市直第三幼儿园于2020年被评为“河南省食育试点园”,并于2023年成功晋升为“河南省食育示范幼儿园”,食育工作成效显著,成为区域标杆,为河南省食育工作的推广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深耕专业成长

既做“暖心人”,又做“引路人”

面对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陈佳瑶以“爱、德、知”三个关键字规划自己的专业成长。她阐释道:以“懂”深化爱,不只是本能喜欢,更要读懂孩子背后的需求,让爱更有针对性;以“行”践行“德”,将师德融入日常细节,高标准严要求,让其从“要求”转化为自然行为;以“用”夯实“知”,不盲目囤积理论,而是聚焦“能落地的技能”,通过实践反馈验证和调整理论,让知识真正服务于教学。

“我想让自己既能做孩子的‘暖心人’,也能做专业的‘引路人’。”这是陈佳瑶对自己的要求。

也正是因为一直以来都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她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型教师”:每学期承担园内示范课教学,多次面向全市幼儿园教师开设课堂达标观摩课、承担帮扶理论培训活动;其专业能力得到高度认可,自2020年起,连续三年作为新密市唯一代表参加河南省幼儿园教师行为观察与分析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为区域幼教队伍专业水平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她将四次参赛经历视作专业成长的“磨刀石”。“备赛是自我超越的‘炼金场’,荣誉只是一瞬间的闪光,真正永恒的是备赛过程中那些无人看见的付出和由此带来的内在进步。”

她表示,这期间,自己最大的成长和收获是心态上的变化——从第一次的紧张、焦虑,到第四次能够享受过程本身,专注于与视频中的孩子进行一场深度的“心理对话”。“比赛的终极目的不是击败别人,而是超越昨天的自己”,陈佳瑶表示,这些经历让她的教育行为变得更加精准、有效,孩子们也因此受益。

市级信息技术融合课一等奖、市级模拟教学比赛一等奖、河南省案例分析二等奖、多次市级幼儿行为与观察分析一等奖、郑州市优质课二等奖、郑州市师德先进个人,新密市首届名班主任……每一项荣誉,都是她追梦路上的见证,熠熠生辉。

记者手记:

当被问及哪个时刻让她无比坚定“这就是我当老师的意义”时,陈佳瑶眼中闪着光。“当他们离开幼儿园,再见面时依然飞奔着向我跑来。他们虽然已经是大孩子的模样,但我的脑海里浮现的还是他们幼时的画面。”如今,她已经不再担任班主任工作,但是她说,这种记忆与现实交叠的幸福和成就感,正是自己坚守幼教岗位12年的答案。

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想让陈老师对刚踏入幼教行业的年轻同事们说的一句心里话。她思索了片刻,给出了答案:“爱是我们所有工作的起点,而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对孩子用真诚换喜爱和友谊,对家长用真诚换理解和合作,对同事用真诚换学习成长。”

是啊,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不论是对孩子、对同事还是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只要“真诚”地去付出了,就能看到那片盛开的花。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豫ICP备100198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