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扎根幼教十二年,陈佳瑶将“立德树人”融入每日与幼儿相处的细微瞬间;二十七载,王亚利始终初心如磐,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点亮了学子的梦想;二十二年如一日,退休教师赵玖玲默默奉献在食堂工作岗位上,为全校师生筑起了坚实的“健康基石”……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
2025年9月10日是第41个教师节,为进一步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宣传,彰显新时代教师立德树人、潜心育人的崇高形象,讲好新时代育人故事,展现新时代教师风貌,郑州市教育局官方微博微信、郑州教育信息网、郑州教育电视台联合推出教师节系列报道,今日推出《郑州退休教师赵玖玲22载如一日 用爱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讲述退休教师赵玖玲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热忱,将平凡的食堂管理工作做到极致,为全校师生筑起了坚实的“健康基石”。
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退休教师 赵玖玲
在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有一位二十二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在食堂工作岗位上的退休教师,他就是餐厅督导赵玖玲。他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热忱,将平凡的食堂管理工作做到了极致,为全校师生筑起了坚实的“健康基石”。
二十二年坚守,细节铸就品质
清晨6点10分,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赵玖玲已经准时推开了食堂的大门,开始了他每日的例行巡视。他仔细检查三层楼的每个角落,确保灶台清洁、食材新鲜,甚至弯下腰检查排水槽的卫生。他对细节的把控近乎严苛:提醒厨师戴好帽子、穿整齐工装,亲自核对新送来的每一份食材,并在确认无误后郑重签名。他不仅监督食品留样是否按规定完成,还会亲自检查确认。这份对细节的执着,源于他二十多年来摸索出的宝贵经验,他始终将“把事情做好”的责任牢记在心。
用心服务,记录点滴
在食堂最热闹的用餐高峰,赵玖玲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服务台,解决学生们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会将学生们反映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在每日例会中进行总结,甚至对容易出问题的食材(如土豆)制定了“逐个检查,责任到人”的严格规范。这些详实的记录,不仅保存在他办公室里泛黄的档案中,更成为了他二十年管理经验的沉淀。
除了严谨的工作,赵玖玲还将对生活的热爱融入诗篇。他用二十年写下二十本诗集,每一页都印满了他的承诺与热忱。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的信念。
赵玖玲的坚守不仅是保障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与美味”,更是一种无声的诗篇,是对奉献与热爱的最好注解。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所谓伟大,正是将平凡之事做到极致,做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