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专题首页 | 郑州教育信息网首页 | 教育博客 | 作文博览 | 政务 | 教研 | 中招直通车
当代阅读需要“读以致乐”
日期:2017-04-19   责编:樊亚蕾

    ■陈梦溪

  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前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是全民阅读的倡导者与领读人。作为“全民阅读”连续11年的提案人,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他依然关心着阅读问题,进而提出关于在我国中小学开设阅读课的建议。近日,聂震宁更是在其新著《阅读力》中,首次将“阅读力”这一概念提出并进行完整阐述。对于当代阅读,聂震宁提出了“忙时读屏,闲时读书”的观点。

  在讨论“阅读力”之前,聂震宁便预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还需要讨论吗?这不是抛给读者的问题,而是他自己思考过程中的关键点。作者在书中探讨的“读书”并不只是上学读书,而主要是指作为一个人生活的一部分的终身阅读,这是一个细水长流甚至静水深流的过程。纵观古往今来的阅读生活,聂震宁将读书的目的与缘由归纳为四种,即读以致知、读以致用、读以修为和读以致乐。

  聂震宁幽默地说:“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对读以致乐重视得很不够,苦读故事比比皆是,乐读故事却凤毛麟角,好像不在读书人群里折磨出几个死相来感动他人誓不罢休一样。以至于直到今天,一说到读书还有许多人悚然肃立,如临大敌,要就不参加,要参加就发奋争先。”这种无功利的乐趣,在我们的传统阅读文化中是一个低音。如何去补这个低音?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阅读力”。

  阅读力的提出最先来自于触动聂震宁思考的两个阅读事例,一个是中美大学生的阅读比较,另一个是来自于一所“211”大学的大学生提问。从这里,作者开始将他对社会阅读问题的研究重点转移到阅读力研究上,即如何提高阅读力。阅读力与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潜在影响有关,与教育有关,与社会氛围有关,与阅读兴趣,与阅读史有关……这些如万花筒般丰富的元素,每一个关联点都可以荡漾开去又收缩回阅读力这一核心点上。

  聂震宁先生在书中讲道:“与书结缘比掌握阅读方法更为重要。”阅读力有赖于阅读者读书习惯的养成。阅读习惯是一个人阅读力的基石,一时的习惯影响着一时阅读的成效,终身的阅读习惯则影响着一生阅读的效果。在与书结缘,保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后,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才可有法可循。

  聂震宁认为,“动口”“动手”“动心”,是提高阅读力卓有成效的方法。在人类的阅读史上,朗读早于默读。动口的朗读能够把人们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引起更深的思考与记忆。“动手”指的是在读书的过程中,留下阅读的痕迹。曾经画过的横线,写过的眉批,日后再次翻阅时,总会有一番“旧雨重逢”的况味。“动心”即读书人读书要投入自己的感觉。所谓动口、动手、动心,最难做到的就是动心,这是怦然心动,更是阅读者和作者、和书中所述实现生命的交融与碰撞。

  书中涉及“浅阅读与深阅读”“快阅读与慢阅读”两对关系的讨论同样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特别是当数字技术正在大规模地扩展人类的阅读,如何以阅读弥合碎片化的时间是聂震宁先生思考的重点:“既不要让全民阅读变成全民读屏――迄今为止,阅读纸书依然是保证人类阅读的深度和完整度的主要保证,同时,鉴于全民阅读的当代生活性特征,在阅读上也不妨做一点融合,即:忙时读屏,闲时读书,全民都以读文读图为快乐生活。”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地址:郑州市南阳路314号 邮编450053 豫ICP备10019805号-1
市教育局办公室:66976996 传真:66961519 信息中心:66955375 机房:66995447 传真:639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