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征文
调查报告
校本课程区域均衡发展的有效策略与实践
单位: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作者: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阅览:1142

校本课程均衡发展有效策略的构建与实践,在区、校、师三个层面通过学习培训、专题研修、课堂教学展评、管理机制构建、评价系统构建、学业质量分析、研究团队建设、基地校建设、品牌课程评比、信息资源共享等十大举措,以“三三四”模式针对性突破影响和制约我区校本课程建设发展的基础性、瓶颈性和资源性三大问题,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和教师课程设计实施能力,促进校本课程实践的常态化、有效性,提高校本课程本质,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一、 区域校本课程全面发展三大策略解决“基础性”问题

策略一:以学习培训和专业引领为“导”,提升学校课程意识与课程领导力。

第一,“走出去+请进来”,理清认识,完善学校校本课程规划。

走出去——为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金水区在2012-2015年四年中,连续开办四届高级研修班,即南澳校长高级研修班、华东师范大学教导主任高级研修班”、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厦门大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区校本课程建设教研员,连续两次参加由郑州市教科所、教研室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教研员课程能力提升”研修班。通过学习帮助学校领导重新审视学校校本课程规划,并进行修订和完善。

请进来——金水区围绕“优化学校课程规划与课程管理”这一主题,邀请郑州市教研室专家进行专项培训,为学校提供专业支持。在与专家面对面的辩论研讨学习中,答疑解惑,理清认识,提升能力,促进学校重新反思、审视、完善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使之趋于规范和科学。

第二,区域研讨,分享智慧,推进课程实施走向深入。

“金水区课程与教学工作暨学校课程领导力提升计划”之课程实施策略研讨会,每年一届。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成果展示、分组研讨、资料分享等“参与式”方式,进行区域智慧分享。研讨会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首先将与会人员分成若干小组现场观摩学校校本课程课堂教学活动,实地参观学校课程资源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并集中听取先进校代表的经验交流。其次是各个研讨小组针对不同主题,结合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进行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四个层面的专题研讨。第二阶段,各个研讨小组的代表依次分享第一阶段观摩和研讨的感悟,并将研讨成果汇集成册。

思想的碰撞、智慧的分享,认识的冲击,为与会人员增添前行的动力,推进课程实施走向深入。

第三,互助提升,澄清认识,规范课程纲要编制与教学方案设计。

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教研员走进学校,对各校全体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培训,使抽象的概念、理念与一线教师的实际操作相共生,使草根智慧焕发生机。部分学校自主组织教师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题培训活动,澄清对课程规划、课程目标、课程构建和课程实施与评价的认识,规范课程纲要的编制与教学方案的设计。

第四,落实“五个一工程”,助力学校校本课程内涵发展。

2013年我们提出学校要落实“五个一”工程,即:

一个依托---每所学校要依托一所大学或院校,与之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作为我们的专业支撑和引领;

一个顾问---每所学校要长期聘请国内的专家、名师或名校长,为学校的发展支招、把脉;

一个伙伴---每所学校要与国内外的名校主动结为伙伴,长期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一个基地---每所学校,要建立一个基地,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作为学生活动实践的基地,以此来拓展学校的教育空间;

一个课题---每所学校至少要有一项市级以上的课题为引领,加强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学校在落实“五个一”工程的过程中,学习其他地市学校课程建设好的作法,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共享课程资源。

策略二:以“专题研修+基本功评比”为“径”,促进教师课程能力发展。

学业质量、课程品质的提升关键在教师,基础在学校,保障在教研。金水区以“专题+问题”式的互助教研活动,开展“走进学校”系列研讨活动,将校本课程教学研讨变“静态思辨式”为“动态实战式”。参与活动人员由校本课程中心组成员、学校校本课程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组成。活动议题由学校提出问题结合区域研讨主题共同确定。活动流程主要分三步走:首先学校介绍课程建设情况,其次观摩教与学现场活动,第三集中研讨。这种基于现实问题、解决问题、思想碰撞、交流分享的专题研讨活动,充分发挥中心组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激发更多教师反思自己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助推更多教师主动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工作,获得学校和老师的认同。

教师基本功评比活动是金水区教师培训工作中的重要赛事,涉及全区所有学校近80%的教师。先后进行了两届校本课程教师基本功评比活动,从“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与“课堂教学”三方面对教师业务素养与学科能力进行考核。活动重在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能力,促进教师跳出学科教学,站在课程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加速教师专业成长。

策略三:以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为“点”,探索校本课程活动组织与实施方式。

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的开展,一是借助金水区“希望杯”和“金硕杯”课堂教学展评活动进行,二是开展金水区品牌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展评研讨活动。

校本课程价值的实现需要通过“学与教”活动才能真正落实。而校本课程的课到底该怎样上,有没有课型与教学模式......老师们一直在进行着追问与思考。借助“希望杯”与“金硕杯”评比活动这个平台,评审专家、校本课程中心组成员和专注于校本课程建设的老师们聚集在一起,共同观课,热情互动,在研讨交流中领悟校本课程建设的真谛。2015年首开“金水区品牌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展评活动”,选取6个类型的7节课,进行全区展示。目前金水区校本课程课堂教学活动体现两大特点:一是以生为本,开放多元,关注能力,彰显特色;二是内容丰富,激发思维,合作交流,发展潜能。教师在课程思想、课程实施、课程资源、教学研究、成果转化四大方面形成八点共识。

二、 区域校本课程深入发展三大策略解决“瓶颈性”问题

策略四:以管理机制构建为“基”,提升学校课程管理和执行能力。

第一,构建“三级网络”管理机制。一是建立以局长为组长的金水区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区课程建设的规划、实施及评价;二是建立金水区学校课程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形成核心指导成员、中心组教师和骨干教师三级梯队,构建学区联动、资源共享、携手共进的工作机制;三是各校成立由学校领导班子、教师、学生及教育专家等组成的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课程建设的规划及落实。“三级网络”管理机制的构建,在区域、学校两个层面,提升教学管理部门、教学业务指导机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团队的课程管理与执行能力。

第二,强化课程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建立金水区学校课程建设工作指导委员会,实施金水区教研员能力建设项目,聘请国家、省、市研究人员到我区调研指导或兼职工作,带动并提升教研队伍的教育理论素养、学术研究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鼓励、培养教研员成为课程专家,为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提供专业支持。

第三,尝试建立区域课程网络平台。基于区域课程管理、评价、优质课程资源共享的目的,尝试构建区域课程网络平台,探索校本课程管理与评价有效方式。

策略五:以评价体系构建为“策”,确保校本课程“落地生根”。

全区小学将校本课程评价纳入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校课程评价分层分维度实施。分层是指校本课程评价从学校、教师两个层面进行,各有针对性。学校成立课程审议委员会(课程中心)制定整体评价方案和评价实施指导意见,保障每一门课程评价的落实。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完成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发展。分维度是指校本课程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即课程、教师和学生。对课程和教师(教学实施质量)的评价主要由学校完成,对学生的评价则由课程实施者完成。教师依据课程性质与内容,借鉴学科课程评价方式,研发评价量表,不同课程从不同的维度制定评价标准和评价侧重点,体现评价的针对性和可操作行。评价主体多元,教师、学生、家长、特邀嘉宾共同参与;评价形式多样,学校集中展评、班级内自评、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评价、家长访谈等形式相结合。

策略六:以学业质量分析为“线”, 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变化。

学校以“校”为单位,综合分析利用校本课程学业质量分析结果,选定指标跟踪学生一定时间段内通过参与校本课程学习活动而发生的变化,通过学生发展现状的描述、不同群体、不同个体成长轨迹的刻画,从横向与纵向的两个角度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与发展特点,寻找学生发展不足背后的原因,反映课程实施效能,促进学生发展。

三、 区域校本课程均衡实施四大策略解决“资源性”问题

策略七:以校本课程研究团队为“轴”,形成“区-校-组”运行机制。

以“区”为单位,依托教科所和教研室成立“金水区校本课程教学研究中心组”, 形成“区—校—组”联动运行机制。从课程设计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经学校推荐,区审核,最终确定46名教师为中心组成员,其中16位教师成为核心骨干成员,建立起骨干梯队。校本课程中心组先后以“校本课程课程纲要的编制与教学方案的设计、校本课程设计评审标准的制定、校本课程学业质量分析”等内容为主题,以活动展示为媒介,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在促进骨干教师发展的同时引领更多教师不断成长。

策略八:以校本课程实验基地为“范”,引领全区学校课程发展。

2013年,经学校申报、教研员推荐、综合评议等程序,确定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和金水区优胜路小学为全区首批校本课程实验基地,成为金水区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的示范、辐射、培训、指导、服务、评价中心。基地以《校本课程实施动态管理与评价有效策略的研究》为研究课题,尝试建立联片教研,探索校本课程有效教研的机制、方法和策略,进行课程建设经验的分享,为更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范例和可借鉴的经验。

策略九:以品牌校本课程评比为“制”,助推课程品质全面提升。

设置“金水区品牌校本课程设计大赛”制度,即每年一届,两级三审;以质取胜,不为数限;命名表彰,提供基金;动态管理,劣汰优存。四年中共计150门课程被命名为“金水区品牌校本课程”,提供课程建设基金达200万元。

为能够在区域内共享品牌课程资源,金水区将这150门课程的课程纲要与部分教学方案设计分批结集成册,为全区学校提供丰富优质的课程资源,同时也保证这些课程的相对稳定,不因“人”的变动而流失。学校将最具有学校特色、最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和认可的校本课程固定下来,完善相关配套资源,如课程实施方案、课程教学设计、实施过程性资料、教师用书等。

品牌校本课程评比活动,极大的调动了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建设的积极性,推动校本课程品质全面提升。

策略十:以“信息技术+外部引入”为“介”,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共享。

随着校本课程的深入发展,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有效进行课程审议与管理成为大家共同的需求,金水区通过完善校内网络平台建设、筹建区域校本课程资源平台,借助信息技术将原始的“手工作坊”式工作方式改为高效的“信息数据”管理工作方式。目前金水区优胜路小学的网上选课系统已经投入使用,文化路一小“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为学校课程资源的推介开辟了新的途径,75中小学部目前已成为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建设的“梦想课程”团队中的一员,为学校教师培训及专业发展提供良好机会,同时将拥有大量可利用的优质课程资源,也为我区资源弱势学校提供一个可借鉴的范例。    

金水区校本课程均衡发展有效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深入推进全区开放、多元、富有活力的课程文化的建设,规范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完善学校校本课程体系,提升课程统筹能力,促进学生潜能发展,成就学校特色发展与教师职业幸福,助推全区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校本课程规划科学合理,课程统筹能力得以提升;校本课程品牌化特质凸显,成就学校特色发展;学生个性潜能得以发展,展阳光自信、健康智慧风采;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多元,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区域课程建设呈现均衡发展态势,助推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豫ICP备100198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