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征文
诗歌散文
两代人的变迁
单位: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刘志英   阅览:980

“妈,我回来了”。随着门的打开女儿的声音传进耳朵。我走到门口看到女儿手里提着个大整理箱,兴奋的对我说:“快来看看我的化学实验器材”。没顾得上换鞋,孩子就打开了箱子,看到满满一箱子的瓶瓶罐罐,孩子拿着满满一页纸的清单,辨认着各种试管、试剂 ……有些物品她分不清了跑过来问我,我看了半天也没搞明白,她笑着问:“你上初三的时候没买过这个吗?”“你想听听妈妈小时候上学的事吗?妈妈给你说说?”“好啊,从来没听你说起过呢,今晚作业已经写完了,你说说吧。”看到孩子好奇的眼光,我也来了兴致,思绪回到了我的上学之路。

“你知道什么叫复式班吗?”“不知道。”女儿回答得很干脆。

“那时候,我们的教室很少,要想每个年级有一个自己独立的班级教室那是很困难的,我们村里的一二年级在一个教室里上课,三四年级在一个教室里上课,五年级之后去镇里上。妈妈特别怀念那段复式班的时光。两个年级的小伙伴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听课,别提有多开心了。下了课我们围在一起丢沙包跳皮筋,大同学还常常帮我们做事。那会儿我们学校还很少有单独的椅子,同学都是同桌共坐一条板凳,一人起来另一个人如果坐的靠边就容易摔倒,经常有人故意摔同桌,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放学了我常常先跑到家门口的山上,不是采几朵野花就是摘几片好看的叶子,直到你姥姥出来喊吃饭了我才跑回家”我太怀念我的小学时代了。每每想起这些,我总会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我回姥姥家怎么没看到门口的山啊?”女儿不解的问。“那座山是砂石山,我上三年级的时候镇里开始修路盖房都用这山的砂子,二三十年了,山被挖没了,去年你回姥姥家我带你去玩砂子的地方就是了。村里的路也是用那的砂子铺的,现在才这么好走,我上小学的时候,村里还是土路,一下雨都是泥,有次早上下雨妈妈不小心滑倒,滑到了水沟里,一天没去上学。”“为什么呢,起来再去学校啊。”“妈妈那时候只有一套衣服,湿了没有衣服换,下雨天又干的慢……”“我的衣服一天一套一周不重样啊”女儿笑了,“怪不得你现在总想给我买衣服呢。”

“我们那时可没有现在条件这么好。村里就一个广播,只要今天广播里说晚上有活动,同学们就知道八成是有人过来放电影了,所以整个中午教室里都很难安静下来,下午下课铃一响,大家就搬了凳子往操场那儿冲,那场景至今都令我难忘啊。”

“老妈,你们不用学习吗?”女儿好奇地问,也许是我的话语里至今没有提及过学习的事。“当然要学习。我们那时候上小学只有两门主课:语文和数学,兴趣活动也很少,所以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件轻松和快乐的事。低年级的学生有不会的高年级的常常给讲讲,通常是在学校就写完了作业。我还记得在学校前面的王叔叔家寄读的那一年,冬天的早晨在门口的空地上写作业,太阳晒着真暖和啊。很多课文现在都忘记了,唯一有印象的是一篇写美丽的西沙群岛的文章,很多生字。”

“如果我也生活在那个时代该多好。”女儿的话语里分明充满着羡慕。见着孩子那可爱自然的情态我忍不住笑了起来,指着远方那幢红色的建筑物轻声说道:“孩子,你看那。”女儿随着指的方向望去,那是她的小学,红色的瓷砖堆砌的整个建筑物在夕阳下流光溢彩。“那是我们学校。”女儿很激动,“妈,你看那儿,教学楼四楼最东面的教室,那是我们六年级的班。你去过那儿还记得吗?”

“恩,有印象。你们现在的教学条件跟我们那会真是不能比啊。我们那会,教室里老师上课教具除了粉笔和黑板擦就什么都没有了,谁能想象有一天数字多媒体也能走进教室了。我去你们学校的时候,发现每个过道的墙壁上都贴满了你们学生的作品,那些书画都很有创意,可见,现在的教育是多么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啊。还有你们的小学老师,听说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真是了不起。想起我们那会,真正有大学文凭的老师没有几个,教师很匮乏,所以大部分的老师还最多是中师毕业,有时还缺教师,就请来有高中毕业文凭的人来代课,一转眼四十年过去了,师资队伍竟有了这么大的变化,真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的事还多着呢。”女儿很得意。

“我读三年级的时候,还有家长拼命地让孩子上英语、上奥数的课外补习班呢。幸好那时候你们都比较开明,完全是让我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学校开设的拓展课程。所以你们的明智,才让我后来有机会代表学校出去参加演出……”

女儿突然转过身,盯着挂在客厅墙上的照片若有所思。那是她代表全校毕业生参加市里文艺会演时拉小提琴照相的镜头。

“妈,和你一样,那儿也有我的梦想和最美好的回忆。”

黄昏里,没有喧闹,整个小城都在静静地聆听这对母女讲述的漫长的故事,整个城市都在不知不绝中演绎着两代人四十年来教育改革的变迁……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豫ICP备100198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