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征文
故事讲述
四十年,两代人,一种职业——我们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单位:郑州市第八十中学   作者:陈晓静   阅览:1050

1978年,父亲从师范毕业,走上了三尺讲台,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一干就是三十六年。2007年,我也追随父亲的脚步,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如今已有十一年。四十年,两代人,同一种职业,见证了改革开放带给教育工作者来的幸福感。

晚上给父亲打电话谈起了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变化。父亲感慨良多,他说“要说改革开放四十年,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感触最大的是,经济收入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好了,教师的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1978年,刚上班时,才发十九块钱工资,1982年工资涨到了三十几块。这些工资,无法给家人好的物质生活,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如果有个小病小灾的,还得借钱……”父亲陷入了回忆,“那时我生病,抓了两副中药,吃完有所好转,但是医生说,要好利索得连着再吃两副,我和你妈翻箱倒柜地找出了七毛钱,最后还是你妈到学校借了三十多块钱,抓了两副药。那时,你妈腰疼,在医院做手术,学校的校长和一个老师来看你妈,给我捎了一个月的工资,三十七块五毛钱,我都感激不尽。后来工资就不断地往上涨了,等工资涨到四十多,我就高兴的不得了了,没想到又涨到九十多,到二百六十多,四五百,八九百,一千多,到2014年退休的时候就拿到3200多了。如今,退休工资每年都在涨,今天刚签完字,说每个月还要涨个一百六,我就能拿四千多了,足够我和你妈花了。”听父亲的语气,就可以父亲满满的幸福感。

父亲说,自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以来,经济在飞速发展、科技可谓日新月异,人民的幸福感与日剧增,自己都跟不上这飞速前进的时代了。这短短的40年里,何尝不是中国教育事业腾飞的四十年?

小时候,我记得父亲每周回来一次,回来就下地干活,帮母亲减轻地里的负担,母亲每年都勤勤恳恳,耕地、锄地、喂猪,开小卖铺,日子过的紧紧巴巴,有不少人都说父亲吃公粮的,拿那一点工资,不够生活,不如换份工作,父亲就是不答应。他说他喜欢当教师,他喜欢把自己的所学告诉学生,他喜欢在学校为学生刻版、油印卷子。那时印卷子,做复习题,都需要老师一个一个字刻到版子上,印的时候还得两个人配合,费时费力,但是他乐此不疲。那应该是有业的快乐吧!我说:“爸,现在想印什么几秒钟搞定,快不快?”父亲连连点头。其实父亲离开教学岗位有十几年了,如今教育的变革,恐怕父亲也很难想到吧!

三十多年前,校舍可不是如今这样。当时的学校非常破旧,有些是以前的庙宇改建,基本是几间小瓦房,好几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个班里上课。“黑屋子、泥台子、烂桌子、破凳子,坐着一群泥孩子”,这是当时学校教育的真实写照。当时师资队伍很缺乏,大多数的教师都是初中毕业的,高中毕业的很少,专业学校的就更少了。老师就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打天下,更没有什么练习册、习题集,凡是与课本不一致的习题都是老师写在黑板上,学生再抄下来做。二十年前,我记得老师上课在胶片上写上字,投影到黑板上,让我们多做一些练习。五六年前,有了投影仪,好用,打开不很方便,占用空间大。而今,扫个二维码,平板、手机资源直接同步到黑板上,投影仪更是小巧又先进。原来,老师上课用的粉笔,粉尘多,对肺不好,手因长期拿粉笔,干枯龟裂。而现在,电子白板,随写随擦,功能强大,也许父亲来我们学校转一圈儿,看到现在高科技的校园,也只有惊叹了吧!

现在,老师们有更多的机会读书、学习、交流,学生的学习场所,也不仅局限于学校,研学旅行、博物馆、科技馆等,处处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社会对于教师愈发重视了,曾经被人称为“臭老九”的职业,如今成了很多人艳羡的职业。国家重视教师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每年免费为老师体检,定期开展心理沙龙,让老师更丰富的人生。

父亲退休四年来,生活充实,虽然经历了一场大病,但是国家的医保政策,解决了家里的燃眉之急。如今,父亲精神爽朗,享受着改革开放带给教师的益处。而我,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认真工作,做好教师的接班人!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豫ICP备100198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