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征文
故事讲述
卌年之变——那石,那树,那人
单位:郑州高新区第一幼儿园   作者:杜艳阳   阅览:936

转眼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至今已经有了四十年的岁月。改革开放浪潮席卷全国,四十年来中国呈现出一副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局面。而这其中,河南省郑州市的小小高新区,足以投射出中华大地卌年来沧海桑田的变化。

一、 石

我是一块石头,一块年纪很大的石头,一块见证高新区天翻地覆变化的石头。

还记得不久前,大概是四十年前吧,我还躺在荒野中,呼啸的寒风从我身上吹过,留下凄厉的吼叫声。零星的村民从我身边匆匆经过,忙于生计的他们甚至都不会多看我一眼。

忽然有一天,耳边传来了机器的轰鸣声和人们的交谈声,“修路了”。我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陌生的情形:挖土机,压路机各司其职,来来往往的工人相互吆喝鼓劲儿,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工人们兴奋的话语中,我也开始畅想美好的未来,高新区,河南省第一个开发区,未来的生活必定热闹而有趣。

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马路修好后,高高的楼房也如雨后春笋般探出了头。我看到路上车辆飞驰而过,留下一路欢歌,也有些骑着自行车的年轻人经过,叮当声中我知道他们要去新建的产业园工作。道路的通畅伴随而来的是许多产业园的兴建,引进的各种企业为附近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各地的人才精英也纷纷慕名而来,都想要抓住机会,在这个新兴的小天地大展拳脚,做新时代的领头人。这一年,1999年。

转眼间,我呆的这片土地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居住和生活的地方,特别是最近这几年高架桥的建成,更为高新区的居民添了几分便利。农业路高架桥、西三环高架桥用身体承载着城市的车水马龙,是高新区画给未来的一幅“蓝图”,更是这里经济发展的缩影。

我看着马路上的车辆从零星两三到川流不息,路边的房屋从废弃闲置到鳞次栉比,高新区从一片荒芜的荒郊野村到集工业、商业、科研、居住为一体的新城区,只用了短短三十年的时间。我看到工人们来来往往辛苦工作,不畏严寒酷暑的修路建桥;创新产业园区的工作者披星戴月,努力奋斗;科研人员深入钻研,舍小家为大家;高新区的领导班子走进基层,听民声,解民忧......每个高新人都在为了更好的未来而奋斗开拓,同高新区共成长,我相信,高新区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二、 树

我是一棵树,一颗不算太老的树,一颗见证了两代人的树。

我是被主人和她的小儿子一起栽下的,当时大概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还是个小村庄。小主人正是天真烂漫四五岁的年纪,主人却有些忧愁。我听到她絮絮的诉说:“儿子也该是到了上学的年纪了,只是这周围村子哪里会有什么好的学校,想上好学校还是要出去啊。”只见她终于下定了决心:“我已经吃够了没文化只能种地的苦头,儿子一定要送出去上学。”

从此我的小主人就过上了风里来雨里去的求学路。主人每天天没亮就要起床送小主人去很远地方的上学,回来之后还要继续操持家务,和丈夫一起下地,在土里讨生活。对于农田里的人们来说,出去上学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生活的重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有一天,主人给我浇水的时候一直开心的笑着,她对丈夫说:“咱家旁边也建好学校啦,说不定儿子还可以上个好的高中。”“我们现在属于高新区,说是会建很多产业园,到时候大家都能去试试找个工作,肯定比下地好多了。”看着主人一家喜气洋洋的样子,我知道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小主人是个懂事聪明的孩子,他顺利的考上了家门口的郑州中学,再也不用天天早起,打着瞌睡抹着眼泪的去上学了。主人和丈夫也在产业园里各自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虽然也很累,但是他们都觉得充实又安心。只是相对来说,高新区还没有好的高校资源,转眼间小主人又要外出求学了,只是这次出的更远。儿行千里母担忧,主人在家里常常会思念远行的小儿子,暗自垂泪。

岁月轮转,小主人现在也是做爸爸的年纪了。他有了一个七岁的小女儿,现在也是上小学的年纪了。他不由得感慨和庆幸高新区教育发展之快,从刚开始连一所好学校都没有的破落村庄,到现在从幼儿园到高中一大批优秀的中小学教育资源,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打造“高品质创新教育”的教育战略。区里也有了丰富的优质高校资源:郑州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等。

主人经常会说起自己女儿上幼儿园的情景:窗明几净的教学楼和活动室,发展不同能力的功能室,丰富多样的户外设施,乐童乐园,沙坑葡萄架......让他看了都忍不住想重新回到小时候再来上一次幼儿园。特别是园所的教育理念和阅读特色让他十分认同,园里老师对囡囡无微不至的照顾,各方面的关心和爱护让他有时都自愧不如。囡囡对老师们的爱有时也会让他有点吃醋,但更多的还是放心。主人常常感慨:不愧是高新区省示范性幼儿园,高新一幼真的是用心在做教育。

三十年来,我看着主人一家从辛辛苦苦地里刨食、艰难度日到现在有了稳定工作,完善社保,幸福生活;从求学难到家门口幼儿园到大学任选,他们生活的转变不过是高新区居民的一个小小缩影。

高新区从一个教育资源匮乏的村落发展成一个具有学段完备,架构合理,资源丰富的教育格局的城区,从一个以务农为主的村落发展成一个拥有高水平精细化和最尖端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的城区,现在的高新区拥有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600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30多家国家级省市级众创空间及北斗导航与遥感等,而这些,都只用了短短的三十年。三十年来,政策扶持,领导班子对人民需要的科技产业和教育事业大力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当然也离不开高新人的砥砺奋进,正是有无数的优秀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不畏艰苦,兢兢业业的工作和奋斗,我们高新区才能呈现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科研方面硕果累累的景象。

三、 人

我是一个郑州高新人,一个记录过去变化的高新人,一个畅想美好未来的高新人。

我们用了三四十年的时间将一片荒地建成幸福生活,蒸蒸日上的高新区。四通八达的宽阔马路、热闹繁华的多个商圈、国家审批的创新产业园区、透明公开的政府政务、便民利民的医保社保、优质丰富的学校资源、大力扶持的科研机构......今天的高新区,已然成为了一个居家工作生活的好去处。而明天的高新区,也将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6纵9横10桥”的工程建设将为“畅通高新”的目标进一步带下基础,打通东、西、南、北对外交通连接,构建“内畅外通”的交通网络体系,形成水桥联动的景观,想必会让人叹为观止。

高新万达广场项目签约,购物休闲更加便利,满足了高新人对商业的需求。

打造郑州国际商都创新引擎,建设北斗云谷和千亿GDP的科技城,可以更好地形成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聚集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

高新区管委会与郑州大学举行合作办学签约仪式,高新区的教育事业如日方中。政府将持续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兴建多所幼儿园及中小学,包括郑大附属学校的小学部和初中部。高新区一直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服务郑州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渐形成小学、中学一体化发展模式,努力打造河南省一流名校。

生态绿化工作持续跟进,西流湖公园、雕塑公园、莲花公园、环翠公园、科学公园等各具特色的美丽公园让人们在工作闲暇有了休闲的好去处,发展科技创新的同时也要努力打造一个现代化的科技花园。

不忘初心,四十年的沐风栉雨,换来了今日的辉煌盛况。高新区的变化只是中国腾飞的小小剪影。未来的日子,我们仍将会凝心聚力,砥砺前行,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

我期待着,中国的明天!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豫ICP备100198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