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征文
故事讲述
改革开放40周年,教育的变迁
单位:郑州市第六十六中学   作者:孙玉芳   阅览:13090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至今为止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砥砺奋进,40年众志成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辉煌的成就和生动的实践,印证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我的爷爷是一名农村人民教师,他从上世纪50时代开始执教。听爷爷说那个年代的中国物质资源极度匮乏,大多数人常常食不果腹,基本的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人们却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当时书本极少,课外读物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当人们得到一本课外读物时,常常是多个人之间传阅,也会准备一个小本把书给抄下来。课本对于学生来说同样也是奢侈品,只有老师手中有课本,上课的时候只有靠自己的笔写下一些重要的知识。天气暖和的时候,学生记笔记的速度尚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可以把课堂的知识点都记下来。冬天气温下降,在没有暖气的教室里冻得瑟瑟发抖,但是所有的学生在手冻得通红的情况下仍坚持记笔记,这种学习热情值得现在的每一个学生学习。

当时的教室大多没有合适的桌椅,农村资源有限,但是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热情却是无限的。村里学校的教室内没有合适的桌椅,一些家长就自发把自己家的树伐了,自己在家做成木板,用土堆砌成一个个台子,把木板放上去,这样学生的课桌就完成了。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凳子搬到学校,这样就组成了学生的教室。

文革时期,向来受人尊敬的老师地位一落千丈,爷爷更是忍受着更多的痛苦。因爷爷爱模仿毛主席的字,平时喜欢在家写一写毛主席的作品,被村里的红卫兵知道之后,便被拉出去批斗。有时候被批斗完,立马就要给学生去上课,无法想想爷爷当时的心情是多么的复杂,他经历的这些我们无法感同身受。

爷爷刚开始从教时工资是极低的,刚开始也就是几块钱。后来虽然工资也在不断地上涨,但是仍是无法满足家里的开销。奶奶总是在向爷爷抱怨家里的开销大,无法养育几个年幼的孩子,一直劝说爷爷改行,但爷爷总说“我走了,村里的孩子怎么办?去哪里读书呢?”。爷爷用内心的责任坚持着,默默承受着一切,有时候看到瘦弱的孩子他也会心疼,但是他觉得有更多的孩子需要他的付出。

我是一名90后,我出生时改革开放已有十几年的时间,我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从小受到爷爷的耳濡目染,我要向爷爷学习,做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伟大的教育事业。毕业后如愿进入了教育行业,在六十六中做一名语文教师。入职以后,发现现在的学校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书店,各种学科的图书,甚至各个国家的图书都可以在书店找到。走进校园,学校的硬件设施也有很大的改善,现代化的多媒体设施进入了校园,多媒体的运用丰富了课堂的形式和内容。学校的“班班通”多媒体设备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的形式,在课上教师可以插入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软件,这些多媒体课件丰富了课堂的内容,调动了学生课堂的积极性。教室的课桌椅子也更加的好了,学校桌椅也是根据中学生的身体特点设置的,这样更有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每个教室里都装有冷暖空调,学生再也不会夏天热、冬天冷,学校的每层楼都还配有热水设备,宽敞明亮的教室,为学生学习提供最优的硬件设施。

不仅现在的学生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教师也享受着这一成果带来的积极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教师这一职业越来越被社会所尊崇,教育部强调要不断增加教师的工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成就。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步。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一定牢记肩上的社会使命,不断的向前发展,努力工作,培育好学生。自十九大以来,确定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为我国的发展与进步指明了新的方向,我会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牢记自身的使命,不断学习与进步,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豫ICP备100198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