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征文
故事讲述
春风化雨润苍生 改革开放变新颜
单位:巩义市小关镇第一初级中学   作者:赵现明   阅览:944

四十年,一棵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

四十年,一个稚子,成为了国家栋梁;

四十年,一个国家,完成了辉煌蜕变。

四十年卧薪尝胆,中华民族挺起了脊梁;

四十年奋发图强,中华儿女谱写了诗章;

四十年砥砺前行,神州大地收获了硕果;

四十年携手并进,改革开放播下了希望。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回首往昔,去聆听那段历史的回响。

变!是这40年历史的主旋律。学校在变,教师在变,学生也在变,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校在变

八十年代,我们学校的校舍大多是破旧不堪的土坯瓦房、阴暗潮湿的石窑洞,还有少量解放前简陋肃穆的祠堂庙宇也用作了教室。地面是土地,坑坑洼洼,校园里师生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家常便饭。有的教室夏天漏雨,冬天灌风。夏天下雨时常常漏雨,教室地上摆满了接水的盆盆罐罐,学生挤在教室的角落里上课,水滴溅落的声音应和着老师的讲课声、学生的读书声别有一种情致。雨后响晴炽热的阳光透过屋顶洒下教室,斑驳陆离的光在地面上、书本上、孩子的笑脸上摇曳。寒冷的冬天教室里四面透风的窗户用塑料布遮住,北风一吹哗哗作响。偶有一丝寒风从窗缝中挤进教室,便有学生瑟缩着,哈气、搓手、跺脚,以御寒冷,那时用来御寒的只有教室角落里用麦秸秆红胶泥盘成的煤火。陈旧、残缺的课桌还是好的,大多数教室用的是石板、木板,两头用石头支起来,就是读书写字的课桌,板凳是从家里搬来的,高低不一。黑板是木制的,板面用墨汁涂上去而变黑的,用粉笔在上面写不到多长时间就变成了白板,又要像刷墙一样重新把它涂黑,粉笔的质量也不行,要用力去写,往往一节课下来,写板书写的胳膊疼,擦黑板的时候粉笔灰满教室都是,黑板下面的地上、讲桌上、前排桌子上、擦黑板同学的衣服上头发上,都是厚厚的一层。孩子喝水,喝的是井水,用的是木瓢;吃饭吃的是自家带来的窝窝头和咸菜,每顿还不敢吃饱;宿舍里只有砖头块儿支起来的木板铺成的大通铺,一穷二白,冬冷夏热。

如今的校园早已达到五化(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学校俨然一座美丽的花园,拔地而起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文化气息浓厚的教学楼走廊,整齐的绿化带、平整的水泥操场、崭新的塑胶跑道、绿茵茵的小型足球场,现代化的科学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图书室、书法绘画室、各种功能室一应俱全。学校日常生活使用的是新型洁净能源——空气能,给孩子提供的是纯净水和经过净化的直饮水。餐厅里食物种类繁多、健康卫生、物美价廉,消毒柜、洗碗机、自助餐具一应俱全。宿舍干净敞亮,设施齐全,储物柜、书桌、凳子、电扇、空调应有尽有。

教学设备也从80年代自制简单的教具、挂图、小黑板、小卡片、变成了今天的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实物展台。教师的教学也由过去的一支粉笔、一本书变成了班班通、一体机这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过去的黑板也变成了电子白板,木教鞭也变成了电子激光笔。

目前“互联网+教育”的行动计划也正在准备实施,将引进、开发中小学示范课程,开设“在线课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教师在变

师资力量在变。八十年代末,我们这里的中小学,有正式编制的公办教师很少,大多是民办教师与代课教师,他们一边耕田一边教学,有时候上课铃响了,老师还正在从家中急急忙忙往学校赶,此时教室里学生打闹声一片。

八、 九十年代国家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吸引了大量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使教师行业充满了生机活力,2001年民办教师通过整顿考录,让最后一批民师转正。同时2005年又全面清退代课教师。

至此学校师资全部达标,现在幼儿园的老师都是大专学历了,小学老师80%是本科,中学老师100%是本科,高中老师则由本科与研究生组成,尤其是近几年,几乎招的都是研究生。如今政府通过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城市的优秀教师也向乡村学校流动了,城乡师资逐渐趋于均衡发展,学校教师大都参加继续教育,参加电脑、普通话等达标的训练,教师不再守着一桶水,而个个脑子里都有源源不断的长流水。

学生在变

孩子们在变。从乡村孩子上不起学,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学杂费全免,改革开放让义务教育真正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

八九十年代时,由于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很多学生小学都没毕业就辍学了,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之初,当地还是有很多农家孩子上不了学。

直到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后,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同时孩子们接触的、看到的东西多了,见识广了,对教育的需求也在变。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等这些单一的基础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舞蹈、书法、象棋、魔方、航模、剪纸韵、摄影、篮球部落、科技小制作等十多种特色校本课程的出现,进一步满足了对孩子们的个性化培养、全方位发展。孩子们从以前接受的应试教育真正向素质教育发展。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中华儿女多奇秀。未来,还有更多的四十年,需要我们去拼搏,去奋斗,去开拓;还有更多的宏伟蓝图,需要我们去构想,去描绘,去践行;还有更多的梦想,需要我们去憧憬,去追逐,去实现,让我们携手并肩,去开启下一个辉煌的四十年!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豫ICP备100198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