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征文
故事讲述
门前的那路那人
单位:金水区经三路小学   作者:康淘利   阅览:828

让时间先回到18年前吧,我自封的“娘家学校”,也就是我工作的第一个单位,在那里整整工作了十年,随着工作的磨砺,生活的浸染,自己的秉性、脾气、心态都在那个园中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化,不仅如此,校门口周围的一切也不同于昨日,尤其是门前的农业路以及附近那个卖饼的女人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还记得2000年刚去学校上班时,门前的农业路窄窄的,同一个方向只能并行两辆车,马路两边的建筑也因势参差不齐地分布在两侧,即便这个环境与市中心的繁华热闹比不怎么像个城市,个人觉得也挺好的。就这听老同事们说2000年之前的那几年,学校的房子还是低矮的瓦房,门前的农业路还是泥土路,一下雨泥泞不堪,再加上门口附近的菜市,那情形可想而知,再这么一比较,我刚上班时的样子俨然好多了,至少是柏油马路。护送学生过马路时,三位老师就轻松保驾护航了。

除了这条路,学校门口50米开外的那个卖烧饼夹菜的女人也时时显现在我的脑海中。记得她并不是贪图她的饼夹菜好吃,而是她生活的韧劲让我佩服。她每天都会推着一个带炉子和炒锅、青菜之类的手推车,准时出现在那个被风墙旁边,廉价而美味的烧饼夹菜便成了周遭上班族和上学族的简单餐饭,我们乐此不疲,她也在寒冬酷暑中日复一日地为了生计辛苦而快乐地劳动着。

钟表上的指针有规律地唱着它永远不变的节奏,我也在风风火火中日复一日地行走在通往学校的路上,路两旁的房子不知道装修了多少次,主人也不知道换了多少拨,不知不觉中那个青涩的小丫头也成了而立之人,回过头来我只能感慨:时间过得真快!生活变化真大!不然再看看门口的路和那个卖饼的女人吧。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市政交通的大力投入,门口的农业路已经比过去宽了许多,它也成为了连接城市东区与西区的一条捷径,成为了现在城市北区的主干道,每天马路上车水马龙、喧闹不已,已经散发出浓浓的都市气息。过去在农村人们都说:“要致富,先修路。”我看这句话放在城市里也受用,正是因为马路的加宽,才迅速带动马路两侧的经济发展,商店挨挨挤挤,买东西十分方便。不过也因为如此,学校的安全教育也更是放在了第一位,护送学生过马路的任务也就有原来的三个人增加到现在的五个人,尤其是其中的两位交通协管员的参与,更是提高了放学的效率,增强了放学时的安全度,所以我们不得不说,每天行走的马路与我们的学习、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家息息相关。

随着马路的加宽,那位勤劳的卖饼人不知道何时已经转移了“阵地”,原来的手推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明亮、整洁的门面房,看,这就是发展的力量,于是我不得不感慨,生活在这样一个祥和、安全的国家里,真的是一种幸福。

马上就又一个十年过去,虽然我离开“她”和门前的那条路已经许久,但有机会路过时,我依然会多瞟几眼,只不过因为高架桥的耸立,原先宽阔的马路逼仄了许多,真不知道那些老友是如何送孩子过马路的,虽然门口道路的“腰身”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但不也恰巧证明着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吗?深入校园,新铺设的操场、多媒体综合楼的修建、校园中角角落落的文化气息无不彰显着我们金水教育的改变?

建国70年,改革40载,无论是“娘家学校”,还是现在已有深情的学校,小到我们的小家,大到我们的大家,我们在时时感受着生活进步所带给我们的享受,所以希望这所有美好的一切都如门前的那条路一样越走越宽,我们的教育精神就如同卖饼人一样坚定而执着。


版权所有:郑州教育信息网 豫ICP备10019805号-1